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合伙一词,合伙就是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很多人对合伙企业不了解。

个体户是对城乡个体工商户的一种俗称,是在我国法律允许范围内,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那么,合伙能设立个体工商户吗?以下由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伙能设立个体工商户吗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体工商户因其灵活的经营模式及相对较低的税点成为越来越多人创业的选择。

但实务中发现,很多个体工商户名义上持有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实际上却采用多个投资人共同投资的合伙形式经营。

如三人共同合伙投资,却只用一人身份信息登记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公民。

个人经营的,应以个人的全部财产来承担责任;家庭经营的,应以家庭的全部财产承担责任,家庭成员对该户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法》颁布实施后,新设立的个人合伙原则上应当依法登记为合伙企业,不得核准为个体工商户。

生活中个人合伙做生意的情况比较普遍,但由于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对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合伙企业的认识不清,许多并未依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注册设立合伙企业并办理营业执照,且将个人合伙登记为个体工商户进行经营的情况还比较常见。

所以合伙能设立个体工商户。

二、合伙制企业如何设立

首先的前提是对注册资金实行申报制,需要有至少二个以上的合伙人,并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关于协议的具体方面问题,王海英律师在这里强调需要有书面合伙协议,也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合伙企业的名称与有经营场所是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合伙人首先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能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三、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具备下列五个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合伙企业合伙入至少为2人以上,这是最低的限额。

最高限额未作规定。

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同,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承担的是无限责任,合伙企业不允许有承担有限责任的合伙人。

2、有书面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是由各合伙人通过协商,共同决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合伙协议应当由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以书面形式订立。

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

合伙人的出资可以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缴纳出资。

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对劳务出资,其评估办法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

4、有合伙企业名称。

合伙人在设立合伙企业时,必须确定其合伙企业名称。

该名称必须符合企业名称管理的有关规定。

5、有营业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合伙企业要经常、持续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有一定的营业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所谓必要条件,就是根据合伙企业的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如果欠缺则无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