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设立分公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分公司的经营不如预期,反而拖累了总公司的发展,直接带来亏损等等情况发生的时候,有些人就会想要将分公司结束掉。

那么,分公司怎么注销吗?有更多知识,欢迎浏览。

1、自做出注销决定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

2、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

3、清偿分公司债务,到税务部门办理完税证明;

4、填写注销登记申请书,提交登记文件、证件,按约定日期领取核准通知书。

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分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股东会依照《公司法》作出的解散决定;

3、股东会确认的清算报告;

4、清算组织成立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三次的报样;

5、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

6、营业执照正、副本。

公司注销后债权的实现

公司注销后,原来的民事主体资格丧失,由此,在债权的实现方面存在着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由谁来行使债权追索权,一是如何实现债权?

(一)公司注销后原股东能否取得债权

公司财产是公司合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以公司名义拥有的物权、债权和无形财产权。

在公司存续期间,公司对公司财产享有全部法人财产权。

在现代公司理论中,公司财产和股东个人财产是区分开的。

股东的出资转化为公司财产后,即丧失了所有权,而成为公司的财产。

在公司存续期间,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财产。

但是,公司发生终止的情形后,对于公司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其所有权应该还由原股东取得,并由原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协议分配。

公司财产最初的来源是股东出资,其后经过公司的经营活动,使股东的原出资数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数量上的增加,也可能是减少。

对于超出原出资的财产,可以视为原出资的滋息。

这样,由原出资人取得公司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就顺理成章了,也是符合民法基本原理的。

而且根据“刺破公司面纱”理论是启示,原公司的债权也应归原股东。

“刺破公司面纱”理论要解决的是“如果法人的债权人在法人那里无法获得清偿,能否要求法人背后的人承担责任”的问题。

在公司“面纱”的两边,是公司的债权人和股东。

公司这道“面纱”把他们分割开来,使他们不能直接向对方主张权利,必须通过公司这个桥梁。

“刺破公司面纱”理论的实质是公司债权人可越过公司而直接向股东主张权利。

既然公司债权人可以“刺破面纱”直接向股东主张权利,为什么在公司终止的情况下,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不能“刺破面纱”直接向公司债务人主张权利呢?民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对等。

在这个问题上,也应该是平等地行使权利。

在公司终结的情况下,如果原股东不能对公司未实现的债权行使权利,则无异于让公司的债务人无根据地得到应该属于公司,而最终属于公司原股东的财产,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

因此,公司注销后的未实现债权应该由公司原股东取得其“所有权”,而不能属于公司原债务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