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1989年的唯冠公司曾经是世界五大显示器制造商,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处分公司或子公司。
其董事会主席及CEO是杨荣山。
2008年底,苹果公司发现其要注册ipad商标已被唯冠公司注册。
为求曲线获得该商标,苹果公司在英国注册成立了IP申请发展有限公司,由其代表跟英国唯冠公司洽谈Ipad商标转让事宜——它明白如果由其自己出面来谈,Ipad的转让价格肯定水涨船高。
2009年8月,IP公司向英国唯冠公司发出“希望能购买所谓唯冠拥有的Ipad商标”的邀约。
经过多番磋商,同年10月21日,英国唯冠公司通知IP公司需要与其中国的同事洽谈商标转让。
之后参与商谈的自称为唯冠员工的袁辉成为关键人物——袁辉多次使用深圳唯冠公司的电子邮箱与IP公司继续商谈,内容包括转让中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注册的10个Ipad商标,其中包含了引发本场诉讼的登记注册在深圳唯冠公司名下的2个商标。
双方就以3.5万英镑对价一揽子转让全部10个Ipad商标达成一致意见后,袁辉提供由其上司麦世宏在台湾与IP公司签署商标转让协议。
2009年12月,台湾唯冠公司董事长杨荣山代表公司签署书面授权,授权该公司法务部部长麦世宏代为签署上述转让协议。
同月23日,双方正式签署转让协议,IP公司随后向台湾唯冠公司支付了3.5万英镑对价款。
2010年2月,IP公司又以10英镑的对价将上述10个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
至此,苹果公司浮出水面,并开始部署平板电脑Ipad1在全球的销售。
同年4月3日,Ipad1一上市就遭市场哄抢。
当苹果公司依据商标转让协议要求深圳唯冠公司配合过户Ipad商标时,对方非但不认账,还以侵权为由反咬一口。
苹果公司与IP公司一怒之下于2010年5月24日将深圳唯冠公司诉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苹果诉求判令涉案商标归其所有;赔偿其调查费、律师费损失人民币400万元。
今生:苹果骑虎难下
对于苹果公司在法庭上举证的核心证据《授权书》、《转让协议》、3.5万英镑的转让支票及其与袁辉之间的往来邮件,深圳唯冠公司均不认可。
深圳唯冠公司认为,从未授权任何人转让Ipad商标,IP公司与台湾唯冠公司间的协议对其没有约束力,其与台湾唯冠之间是分别的独立法人。
这无疑对苹果公司是当头一棒。
2010年3月22日,在苹果公司起诉前,涉案的Ipad商标已经被深圳市中级法院在另案中裁定查封。
在另案中,深圳唯冠公司因拖欠数家银行的巨额债务被起诉,其已停产且频临破产。
2011年底,深圳中院一审判决驳回苹果公司的诉讼请求。
裁判理由是:IP公司、苹果公司要商业获取他人商标,应负有更高的注意义务,并应当按照我国法律规定,与商标权利人订立转让合同,并办理必要的转让手续。
本案中,商标转让合同是IP公司与台湾唯冠公司之间签订的,对深圳唯冠公司无约束力。
苹果的败诉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新Ipad正筹划在中国大陆上市,苹果公司有点骑虎难下了。
同年2月17日,深圳唯冠公司董事长杨荣山、唯冠债权重组顾问李肃等人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矛头直指苹果公司“精心设计”涉嫌欺诈骗取其Ipad商标。
苹果公司则向对方发出律师函,指责唯冠发表不实言论,并警告称“煽风点火只会影响双方的利益”。
2012年1月5日,苹果公司提起上诉。
庭审当日,除了审案法庭外,广东高院开辟了3个视频直播室,依然无法满足记者的旁听申请。
调解:高管中秘密进行
二审中,苹果公司提交新证据即深圳唯冠公司关于“Ipad商标出售事宜”的内部签呈文件。
该文件试图证明,深圳唯冠董事长杨荣山亲自签署批准了将包括诉争2个商标在内的所有商标出售给苹果公司。
深圳唯冠当庭否认了该文件的真实性。
苹果公司为自证其词,还申请与袁辉进行邮件往来的谈判人罗勃森出庭作证,证实双方谈判过程一直是针对唯冠集体而言。
二审时,深圳唯冠公司认为袁辉在代表谈判的邮件后面都附有“任何在本信件内容中的非官方意见、结论和其他资讯,不得视为代表唯冠或者其子公司之立场的意见。”
深圳唯冠公司此时早已负债4.3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苹果公司提出只有数百万美元的调解对价,而唯冠却索要数亿美元。
苹果公司认为这无异于“狮子大开口”。
横跨在法官和双方当事人面前的障碍,不止是数额这一项。
苹果公司要给付的调解金额“每一分”都必须说服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会,并得到他们的授权。
唯冠Ipad商标尽管所有权登记在其名下,实际上却被多家银行轮候查封,“即便调解,银行是否同意解封”也是一个法律障碍。
接下来4个月里,调解在近乎与外界隔离的情况下进行,除了合议庭法官外,双方只有极高层的人员直接参与。
最终,苹果公司答应支付6000万美元的对价,而Ipad商标归其所有,深圳唯冠公司接受了苹果公司最终提出的调解条件。
同年6月25日,广东高院向双方送达了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正式生效。
随后,苹果公司按调解书要求向广东高院指定的账户汇入6000万美元。
2012年7月2日,国家商标局签收了法院的裁定书,苹果与唯冠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至此圆满解决。
同年9月20日,广东高院在另案中裁定深圳唯冠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苹果公司支付的6000万美元成为唯冠公司的最大破产财产。
业内人士评价,该案的成功调解开创了涉外商标权权属纠纷解决的新路径,在知识产权审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家都看了:从ipad商标事件看合同风险防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