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糟心的是,在今麦郎的方便面业务板块,其重点打造的爆款产品“一袋半”、“一桶半”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无效,这对靠着“一袋半”、“一桶半”取得高速增长的今麦郎而言无疑是一大打击。
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目前今麦郎官方旗舰店仍在售卖“一袋半”、“一桶半”相关产品,但今麦郎铺天盖地的广告已经换了主角,主推品牌变成了“今麦郎弹面”。
卷入“日期门”疑云 被指质量内控体系出现重大纰漏
2月25日,河北邢台一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平台发视频吐槽今麦郎方便面“生产日期喷码为2023年2月7日,但包装袋有奖活动的截止日期却是2022年12月31日”。
在视频下,有用户评论质疑该产品是重新喷码的产品,也有评论称是旧包装袋子没用完。
针对方便面生产日期晚于兑奖日期,客服回应表示,该产品包装不是重新喷码,“本来公司不打算生产该产品,后来又生产了,导致袋子后面的有奖说明的截止日期没有更新。”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上今麦郎相关负责人,对方并未对包装袋上的“日期乌龙”事件予以回应。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产品喷码日期跟活动日期的这个误差,体现出今麦郎在整个质量内控体系以及在促销活动的管理这一块出现重大的纰漏,“应该来说是一个比较低级的错误”。
“一袋半”商标被裁定无效
中国网财经记者比对消费者提供的图片发现,该款日期出现乌龙的产品疑似今麦郎旗下的“一袋半”产品。
这款产品此前因为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无效而面临产品更名的风险。
2020年9月2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对第17796725号“一袋半”商标的注册予以无效宣告。
裁定无效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该商标核定使用在“方便面、面条”等商品上,不仅直接表示了商品的分量、数量等特点,难以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缺乏显著性;
二是诉争商标的注册还具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分量、数量等特点产生误认。
今麦郎不服裁定提出了上诉,二审虽然否定了“一袋半”商标具有欺骗性的一审裁定,但认为该商标缺乏应有的显著特征,不具备可注册性,维持了原判商标无效的裁定。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除了“一袋半”,今麦郎的“一桶半”商标也显示为“无效”状态,同样面临无法使用的风险。
中国网财经记者发现,在各大电商平台今麦郎官方旗舰店, “一袋半”、“一桶半”产品仍在销售中。
其中“一袋半”新老包装混合出售,新包装中一袋半的字眼更明显,冲击力更强。
图注:电商平台今麦郎旗舰店内新版本、老版本包装均在售卖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一袋半”把整个行业对产品规格的既定规定简化成口语化的宣传语,显然不符合商标法。
对于今麦郎仍在售卖相关产品,朱丹蓬指出,(监管部门)一般都会给予一定的缓冲期,让厂家把库存卖完。
朱丹蓬表示,今麦郎想用“1袋半”凸显出产品的性价比,也是产品最大的卖点,商标被裁定无效对于今麦郎的影响非常大,产品面临改名的风险,也会影响公司在方便面业务板块的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商标被裁定无效之后,今麦郎直到2022年12月还在大范围宣传“1桶半”、“1袋半”系列产品七年内销量突破100亿份。
千亿营收目标成口号
公开资料显示,今麦郎集团是横跨面品、饮品两大品类的大型食品企业集团,成立于1994年。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曾在2017年提出了“1000亿营收”的目标,但6年过后今麦郎的营收仍停留在300亿元以下,距离千亿营收目标相去甚远。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今麦郎营收达到218.5亿元,2020年增长到270亿元左右,2021年降至260亿元,2022年再度滑坡,仅有241亿元,与千亿目标相去甚远。
与遥遥无期的千亿目标相伴的是其上市路一波三折。
2019年初,今麦郎曾想借壳莱茵体育曲线上市。
双方协议约定将以13亿元的价格收购后者29%股份至范现国之子范明科名下,试图借壳上市,此后今麦郎因多种原因放弃了此宗收购。
2020年10月20日,今麦郎完成股份制改革,由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变更为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12月31日,河北证监会网站披露了今麦郎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2022年1月29日,今麦郎还获得加华资本6亿元的融资,但此后今麦郎上市未有新进展披露。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