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6月15日举行“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在会上介绍,近年来,中小企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已经跃升成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对外贸增长贡献度超半,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量的方面看,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快速壮大。
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
2022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2.38万户,是2018年的1.3倍。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从质的方面看,优质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工信部已培育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8万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其中,“小巨人”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8.9%,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00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
近年来,70余家“小巨人”企业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余家“小巨人”企业承担过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中小企业加快专精特新发展,展现强劲创新活力,日益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从贡献看,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细分领域、专注于产业链配套,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协同,助力形成环环相扣的完整产业生态,成为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竞争力的关键。
中小企业既为广大人民群众直接提供了大量物质产品和服务,又成为吸纳和调节就业的“蓄水池”。
中小企业发展好的地区,往往就业更充分,经济也更活跃,人民生活更富裕。
徐晓兰指出,总体来看,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但同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基层服务机构比较薄弱,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资源整合不够,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特别是县级和部分市级服务机构设置缺位,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能力不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堵点亟待打通。
放眼全球,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
徐晓兰表示,工信部积极探索新举措,努力开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目前,政府间合作机制取得新进展,务实推进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工信部先后建立或参与了中小企业领域的17个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对接国家约50个,覆盖亚欧美非等大洲,为推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效,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7届,中外参展企业超5.2万家,达成合同及意向金额近1万亿元。
国际合作服务取得新拓展,截至2022年,已在全球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500余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帮助近8万家中外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还在德国设立了首个中国中小企业中心,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市场。
据悉,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6月26日至3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进一步发挥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和推动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水平达到新高度。
(记者 徐佩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