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基本上就是为市场竞争而生的,发明专利的生命周期是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更只有短短的十年,所以要有效利用现有的专利,帮助企业攻城掠地,抢占市场。对此,我们应该使用技术专利才能保证公司在激烈的专利战场上生存下去呢?
对于一些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公司(像一些智能硬件公司以及搜索引擎、云计算等软件服务公司)而言,专利技术既是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能是市场上已经存在的拦路虎,所以初创阶段的技术型公司,首要的功课就是快速实施积极有效的专利策略。
一、为什么要进行快速准确的专利检索?
专利检索的作用,业内人士都清楚,无非是了解所在行业已有的专利部署情况,进而决定如何绕开对手设置的专利障碍,同时在没人发现的关键节点上部署自己的专利。但为什么一定要快速,又如何在快速的同时保证准确,这个值得说一说。
1、专利检索第一原则:快、快、快
初创阶段的公司,往往是被业务推着往前跑的状态,没有太多时间(和成本)去做过分深入和全面的专利检索,这时候最要紧的是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跟公司主营业务或核心技术最接近的专利部署情况,以便公司迅速锁定技术研发的大方向,闪躲掉最明显的专利陷阱,切勿求全责备,瞻前顾后反倒影响了进度。
2、专利检索的维度设定
人们总说“欲速则不达”,但检索维度如果选取的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能够平衡检索结果的质量和效率。通常,竞争对手和产品技术特性是两个最重要的检索维度。
竞争对手这个维度当中,细分开来可以包括公司、关联公司、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创始人)等,其中创始人这个维度经常有意外收获,因为尤其是有技术背景的创始人,他们做出的专利申请往往代表了这家公司最看重的技术方向或者业务模式(搜一下李彦宏、周鸿祎等人的专利就知道了)。
产品特性这个维度,最要紧的是用不同的关键词组合去覆盖产品的特性和核心功能,例如之前为一家做室内导航业务的客户做专利检索时,使用“室内+导航”、“室内+定位”、“室内+寻址”、“室内+地图”等多个关键字去覆盖产品的导航属性,这样就可以尽量多的打捞到相关领域的专利。
3、在检索中学习
通过前面两个维度一定可以先找一些专利文件,这些第一网捞上来的鱼,需要仔细分析,因为它们会提供更多的线索和维度,帮助你更精确的捞到更多的鱼。
例如,你前期找到了一个专利技术跟公司目前的产品非常接近,这时候一定要把这个专利的专利权人作为检索参数去试一试利用专利检索系统去查询一下这个专利人所申请的技术专利,有可能这个专利权人还会围绕同一主题有更多的专利部署,更或者一家潜伏在水面下的竞争对手就被你发现了呢。
4、检索结果重点突出
前面说了,初创阶段不要求全责备,所以检索报告中尽可能的把重要问题拎出来,有两个方面必须所有体现。一是跟公司核心技术最相关的现有专利有哪些,这些是公司今后产品研发和拓展过程中的硬钉子,需要想办法绕开或者拔掉;
二是现有的专利部署中为公司留下了哪些可以嵌入新专利的空间,这关系到公司将来有没有在正面战场跟对手叫板的可能。
对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智慧芽这样的专利情报工具来实现:
通过专利数据库,可以快速找出跟公司核心技术最相关的现有专利;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可以直观展现出现有的专利部署情况,从而了解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和潜在的商业机会。二、如何找准专利部署的切入点?
有了前期的专利检索,公司对当前的专利态势也就大致心中有数了,但接下来该从何处着手部署自己的专利呢?这里提供两个思路:
1、用微创新打造常规专利武器
大部分专利技术都是在比较成熟的技术基础上做出了微调,从而形成新的专利,也就是时下经常被提及的“微创新”。这些微创新出来的专利,单个看都无法让公司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因为对手很容易绕开或者干脆不用,但是由于数量很多,汇集到一起就能形成比较明显的效果了。
微创新是常规武器,要经常性的、系统的布局,就好像一国的陆海空三军都有比较均衡、齐全的武器装备,作战时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立体战斗力。
2、用另辟蹊径打造专利核威慑
常规武器再多,关键时候还是应当有杀手锏才行,美苏冷战的时候,美国起初大力发展常规武器,准备和苏联拉开架势慢慢打,后来发现苏联的策略是一上来就玩命,直接扔核武器,吓的美国也赶紧发展核武。
专利也是如此,专利中能起到核武器作用的是基础性专利,说白了就是在同业界难以绕开的一些场景设置的专利技术,例如手机的触摸屏技术、下拉刷新技术、滑动解锁技术、二维码读码和解码技术等。由于这些技术难以回避的特点,所以一旦掌握,是可以获得很大的竞争优势和威慑力的。
不得不说,对初创企业而言,拿到此类基础性专利的机会不多,因为同行的大哥们都已经提前做好专利布局了,很难由初创企业想到一个关键环节是之前的同行没想到的,所以初创企业必须另辟蹊径,可以通过专利交易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专利,也可以想想看同行的做法有没有替代方案,这种替代是更简单有效的。
三、专利战场的战争与和平?
专利基本上就是为市场竞争而生的,发明专利的生命周期是二十年,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更只有短短的十年,所以要有效利用现有的专利,帮助企业攻城掠地,抢占市场。在这方面,我们也看看有哪几种常见的策略:
1、和平开放策略
最典型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允许其他公司使用特斯拉的专利,掀起汽车行业的“开放源代码运动”,实际上这样做主要的考量还是市场。开放专利使得业内上下游公司或者同行业对手都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开发产品,于是公司就掌握了整个行业甚至产业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源协议等方式要求使用专利的其他公司保持开源,不得发动专利战,形成和平统一的局面。
2、挑战强者策略
作为相对弱势的初创公司,如果手上有较为领先的技术专利,不妨以此挑战一下行业巨头,所带来的眼球效应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专利诉讼本身,令到消费者很快将你跟巨头等量齐观。例如搜狗早年间用输入法专利挑战谷歌,令谷歌正式道歉,最近又起诉百度,天价索赔八千万,引发了持续的关注度。
3、以战求和策略
很多时候,不打不相识,水平旗鼓相当的对手,完全可以拉开架势到法院上走两步,走着走着,大家逐渐把家底都拿出来,评估之后发现半斤八两,都差不多,于是握手言和,专利交叉许可。这类的案例不胜枚举,看看苹果、三星、谷歌、微软几家之间的罗圈仗就明白了。
所以对企业来说,企服快车面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对行业竞争对手做好分析,多研究同行的专利诉讼案例,提高专利侵权的防范预警意识;另企服快车面,企业在做技术布局的时候,需要充分验证研发方向的可行性,是否在市场上已经有相似的专利,如何合理的进行规避。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