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针对近期网络中关于“人贩子应不应该判死刑”的讨论,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称,目前,从刑期看,拐卖儿童犯罪的最低刑期高于故意杀人罪的最低刑期,针对情节特别严重的配置了死刑。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刑法修正案(九)》出台,收买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将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这将有力打击买方市场。
(6月21日南方日报)
对于微信圈中“贩婴者一律死刑”的转发者来说,转发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表达愤怒,或者是为了引起关注,他们未必知道法律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事实是,对拐卖儿童犯罪的量刑并不轻,其最低刑期高于故意杀人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也配置了死刑,而且,从司法实践来看,罪责最为严重的罪犯均已被判处并核准执行死刑。
所以,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并不存在较轻的问题。
至于,死刑就可以消除拐卖儿童犯罪,更是一种天真的假想—如果这个推论成立,故意杀人犯罪早已销声匿迹了。
为何对拐卖儿童犯罪处罚严厉,但拐卖儿童犯罪却持续存在?原因可能是,拐卖儿童的现实风险没有那么大。
虽然,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是严厉的,但是拐卖儿童行为相比于故意杀人来说,更隐蔽、更难以发现:
被贩卖的儿童通常年龄较小,缺少自救能力;而茫茫人海当中,要想发现具体一起拐卖行为的确如同大海捞针,拐卖者通常有恃无恐。再加上,很多被拐卖的儿童其实是被亲生父母出卖和遗弃的,拐卖者更是把拐卖的行为看成是“做好事”,不担心被查处和发现。
结果,对拐卖儿童犯罪的处罚虽然严重,但拐卖者感知的风险却没那么大。
更重要的是,对收买者的处罚有时过轻。
《刑法》规定: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在现实司法实践中,虽然贩卖收买儿童是犯罪行为,但是绝大多数收买者通常被免于刑事处罚,甚至根本不予追究责任。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买卖,也可能就没有贩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防控体系的完善,拐卖行为被发现的可能越来越大,对拐卖行为能够进行处罚的法律威慑也越来越大。
此时,打击治理的重点就应该向买方市场转移:明确收买被拐儿童的行为和性质;对收买者处以严厉处罚,不能姑息养奸。
这需要法律的清晰表态:据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称,当前《刑法修正案(九)》即将出台,对收买被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一律追究刑事责任,这无疑能有效地打击买方市场,减少收买被拐儿童的行为,增加法律的刚性与对法律的敬畏感。
同时,还需要配套制度跟上:对被拐儿童有妥善安置的程序和制度,不能再出现将其送归收买者家庭的闹剧。
法律是刚性的,既然拐卖收买儿童是一种犯罪,就不能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心慈手软。
对收买者宽容会导致收买性质的模糊,法律尊严的流失,会造成收买儿童的最大后果不过是人财两空的预期。
只有对拐卖儿童犯罪给予法律层面的“双向打击”,收买儿童的行为才可能收敛,贩卖儿童的行为才可能减少;否则只是依靠对拐卖者进行严厉打击,拐卖行为因为购买力的旺盛,被发现的可能性较小,必然还会持续。
即便对贩卖者一律处以死刑,在利益面前,也难免有人会铤而走险。
金华律师事务所推荐:最高法二审“红罐之争” 庭审六大焦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