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人认为,央企痼疾难除,实在是行政色彩过浓,从而造成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制衡机制虚设、管理失控、道德蜕化。
还有人指出,即便最高规格的审计也无法“拯救”央企,因为它缺失的是一个“适应全球化市场背景的、接受全民监督的管理模式”。
近日,中国石油、华润集团等11家央企的审计结果公布。
结果显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共性问题包括滥发福利、少报利润、利益输送等。
随后,国资委在官网表态,将督促相关企业深入剖析原因,对症下药,认真落实整改,要求中央企业举一反三,探索建立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寻求治本之策,着力解决共性问题。
涉事央企也纷纷声明,衷心感谢审计署的检查、指导和帮助,并表示大部分问题已整改完毕,取得了初步成效。
看到这一幕,人们不禁纳闷:为什么同样的戏码又上演一次?去年,前年,大前年……问题,整改,长效机制……这涉及数以亿元计的资产。
这些资产至少在理论上关系每一个人。
面对审计出来的问题,人们需要表达不满。
如同财经评论员叶檀所言:“很多环节都有漏洞,如同一个四处渗水的水管,成为财富黑洞。
一头在给予补贴,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另一头却投资亏损输送利益,财富之水渗到黑洞之中。”
如同特约审计员叶青所说:“按理说,这些央企应该比民企更健康,因为它们拥有强大的内审力量,但是,这些似乎在关键的时候都成为摆设和拿高薪的岗位。”
然后,人们要问:为什么央企经不起审计?为什么一些央企不“按理”成为业界表率?为什么一些央企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们与世界一流的差距很大?
有人认为,央企痼疾难除,实在是行政色彩过浓,从而造成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制衡机制虚设、管理失控、道德蜕化。
还有人指出,即便最高规格的审计也无法“拯救”央企,因为它缺失的是一个“适应全球化市场背景的、接受全民监督的管理模式”。
尽管认识不一,但是却指向一点:不是把钱追回、把人推倒就行的,否则,就无从解释何以年年如此岁岁相似。
“边审边改,即审即改,持续整改”固然态度上算不得错,却只是亡羊补牢而已,离国资委所言的长效机制差得远!何况,如果以“整改完成即万事大吉”为目标,则更是误企误事!人们不应该允许这种循环存在,央企也不应该奢望这种宽容。
粗略看,暴露出来的弊病多在执行上,没有机制、体制上的正本清源,是绝对不够的。
因此,这些建议或许值得重视——制定专门的《国有企业法》,从根本上改革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妥善地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在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前提下,建立民主监督与市场化管理相统一的治理结构;设立专门的国有企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遴选国有企业监事会,国有企业的监事会负责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国有企业的董事,组成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建立国有企业特殊的治理结构,把民主管理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国有企业始终沿着预定的目标从事经营活动。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