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系统认证亦称“质量系统注册”。由公正的第三方系统认证机构,根据正式发布的质量系统规范,对企业的质量系统实施评定,并颁发系统认证证书和发布注册名录,向公众证明企业的质量系统符合某一质量系统规范的全部活动。

认证阶段:

一是:认证的申请和评定阶段,其主要使命是受理并对接受申请的供方质量系统进行查看点评,决定能否批准认证和予以注册,并颁发合格证书。

二是:对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系统进行日常监督管理阶段,目的是使获准认证的供方质量系统在认证有用期内持续符合相应质量系统规范的要求。

具体程序:

1、申请:

(1)认证申请的提出、(2)认证申请的查看与批准;

2、检查与评定:(3)文件检查、(4)现场查看前的预备、(5)现场查看与评定、(6)提出查看报告;

3、审批与注册发证:(7)审批、(8)注册发证;

4、获准认证后的监督管理:(9)供方通报、(10)监督检查、(11)认证暂停或撤销、(12)认证有效期的延长。

“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ISO/IEC指南2:

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能够充分信任的丙方证明某一经评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规范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举个例来说,甲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乙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由丙方来判定。丙方既要对甲方担任,又要对乙方担任,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取得两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叫做“认证”。

这是说,丙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用。这要求丙方必须有肯定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甲方和乙方之外,必须与甲方和乙方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联,或者说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两边权益的责任和责任,才能取得两边的充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