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几天的文章中谈到农夫山泉为旗下橙子品牌注册“17.5°”商标,却因缺乏显著性被驳回。但是农夫山泉却没有放弃,而是在经过大量的使用后使之获得了显著性,最终获得了成功注册。
由此可见农夫山泉在商标注册和保护上的执着和决心。
除了注册商标外,对于那些想要“搭便车”、“蹭热度”的企业,农夫山泉也是毫不手软,近日就有一件“农夫山”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了。
通过商标查询可发现,这件第26916681号“农夫山”商标(下称诉争商标)是农夫山(广州)乳业有限公司在2017年10月17日申请提交的,申请使用在第29类豆浆; 牛奶; 豆奶; 以椰浆为主的饮料; 以杏仁浆为主的饮料; 牛奶饮料(以牛奶为主); 椰子味牛奶(以奶为主); 以花生浆为主的饮料; 可可牛奶(以奶为主); 奶茶(以奶为主)等产品上。
但是商标局却驳回了其申请,原因是这个上与“农夫山泉”前三字完全相同,又是申请使用在饮料类产品上,构成商标近似,会引起相关公众的混淆误认。
但是农夫山乳业公司不服驳回决定,他们认为这件商标是第1371662号“农夫山”商标的延伸注册,并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1371662号“农夫山”商标是农夫山乳业公司在1998年11月18日申请注册的,并于2000年03月07日注册成功,核准使用在第29类牛奶饮料(奶主为); 牛奶; 酸奶; 奶茶(奶为主); 可可牛奶; 牛奶制品等产品上。
尽管如此,诉争商标还是被驳回了,因为农夫山泉公司提交了第1341841号“农夫山泉”商标和第25242267号“农夫山泉”商标(以下简称引证商标),说明诉争商标与引证商标构成近似。
经过审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了广东某公司的诉讼请求。不服一审判决,农夫山乳业公司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农夫山乳业公司上诉,维持一审判决。
历经商标驳回、商标驳回复审及两轮行政诉讼,农夫山乳业公司仍未能如愿。
“农夫山”商标被驳回,企服快车面说明了想蹭热度、傍大牌的行为行不通;
另企服快车面也反映了农夫山泉对于商标保护的重视。
我们在《你以为农夫山泉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殊不知他们的知识产权布局如此惊人》一文中谈到过,农夫山泉公司旗下品牌众多,同时也申请近1000个商标,这个数量在饮品企业来说相当多了。
其中仅“农夫山泉”相关商标注册就达到143个,相关商标有“农夫山泉”、“农夫山泉植物酸奶”、“农夫山泉泡泡茶”、“农夫山泉 17.5°”、“农夫山泉武夷玉露”等等,商标注册类别几乎覆盖了商标的所有的类型,连我们熟悉的那句广告语“农夫山泉 大自然的搬运工”也申请注册了。
农夫山泉还申请了“炭冰”、“炭冷”、“炭仌”、“铁核桃”等系列商标,2018年的新品“泡泡茶”,以及自动售货机“芝麻店”也是被重点申请的商标。
农夫山泉还围绕“啊哈魔门”、“老西部”申请了多个分类的系列商标。
正因为申请了这么多商标,才有效保障了品牌不被山寨,有效减少了商标侵权纠纷。
除了注册商标之外,农夫山泉还非常重视商标监控,时时关注那些可能会影响品牌的商标,一旦发现有人想要“蹭热度”,就会提前发起商标防御,这样不仅提前阻拦了可能发生的商标侵权情况,也为品牌加强了一层保护。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