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公司吊销与转注销是两种常见的公司终止方式。这两种方式在法律性质、程序、后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种方式进行分析,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法律性质

1. 公司吊销

公司吊销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公司进行吊销登记,终止公司的法律主体资格。吊销是公司因违反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等原因,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营业执照的行为。

2. 公司转注销

公司转注销是指公司自愿或者因其他原因终止,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终止公司的法律主体资格。转注销是公司自行终止或因合并、分立、破产等原因终止的行为。

二、程序

1. 公司吊销

(1)公司被吊销的原因:违反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等。

(2)吊销程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公司进行调查,确认违法事实后,作出吊销决定,并向公司送达吊销决定书。

(3)公司收到吊销决定书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注销手续。

2. 公司转注销

(1)公司自愿终止: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决定终止公司经营。

(2)公司因合并、分立、破产等原因终止: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办理终止手续。

(3)转注销程序:公司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办理注销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后,予以核准注销。

三、后果

1. 公司吊销

(1)公司吊销后,其法律主体资格终止,不再具备法人资格。

(2)公司财产将被依法清算,清偿债务。

(3)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责任人员可能因违法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 公司转注销

(1)公司转注销后,其法律主体资格终止,不再具备法人资格。

(2)公司财产将被依法清算,清偿债务。

(3)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责任人员可能因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区别

1. 起因不同

公司吊销是因公司违反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等原因被吊销;公司转注销是因公司自愿终止、合并、分立、破产等原因办理注销。

2. 程序不同

公司吊销程序较为简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出吊销决定后,公司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注销手续;公司转注销程序较为复杂,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办理。

3. 后果不同

公司吊销后,公司财产将被依法清算,清偿债务;公司转注销后,公司财产同样将被依法清算,清偿债务。但吊销公司责任人员可能因违法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转注销公司责任人员可能因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总之,公司吊销与转注销在法律性质、程序、后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了解这两种方式,有助于公司在面临终止时,选择合适的终止方式,降低风险,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