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政园林局、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做好保障。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健全污水、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到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在具体目标设置中,《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6万立方米/日以上,新建和改建污水收集管网200公里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能力不少于2万立方米/日,其中市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新建和改建污水收集管网15公里。
市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不低于25%,县以上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不少于1座,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75%,乡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不低于65%(重点乡镇需达到7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实现85%目标,全市生活垃圾实现分类处置、日产日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200吨/日,原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零填埋”;固体废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明显提升,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危废医废处置能力与需求总体匹配,规模适度超前配置。
《实施方案》提出,南通市将围绕补短板、强弱项,优布局、提品质,健全污水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逐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
同时,还将推动智能绿色协同升级。
实施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数字化融合;采用先进节能低碳环保技术设备和工艺,提升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底色;积极拓展共建共享模式,协同共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在提升建设运营市场化水平方面,南通市将构建规范开放市场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投资主体效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模式。
创新环境综合治理服务,推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中。
此外,南通市还将完善支撑体系,健全政策体系,合理安排环境基础设施用地指标,积极推行差别化排污收费,全面落实船舶水污染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
加强科技支撑建设,推动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在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和应用。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强化重点技术与装备创新转化和应用示范,着力提高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技术与装备水平。
加大财税支持,落实环境治理、环境服务、环保技术与装备有关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做好统计监测,加强统计管理和数据整合,进一步完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统计指标体系。
(本文整理自网络,所发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