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迄今已有逾1500年历史,自释永信成为少林方丈以来,少林寺在商业版图方面不断扩张,引发诸多质疑。
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少林资管”)旗下已拥有多家存续公司,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近八千万,少林寺旗下资产甚至曾谋求上市。
9月1日,少林寺官网发布声明称,森马Semir各线下实体店、天猫“森马官方旗舰店"、微信小程序"森马官方掌上旗舰店"、拼多多"森马品牌店",以及淘宝、拼多多等众多其他店铺均在销售"Semir国潮跨界合作-国潮少林功夫森马"系列服装,未经授权将"少林功夫"用于服装标签及商品名称。
少林资管表示,曾主动联系森马公司,但森马公司一再将通知函退回并拒绝沟通,且彼时森马公司仍将上述侵权服装在各平台网店和实体店上架销售。
据媒体报道,在声明发出一周后仍可在微信小程序等商城中搜索到"少林功夫"相关服饰。
目前,在多个电商平台的森马服装店搜索"少林"、"少林功夫"等关键词发现,该系列产品已全部下架。
少林寺23年申请商标666个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企服快车数据显示,1997年7月10日至2020年9月20日,嵩山少林寺共申请商标666个。
商标名称包括"南少林"、"少林印象"、"少林生活"、"SHAOLIN CHANGONG"等,品类含有卫生用装置;编织袋;家具; 未加工或半加工贵金属; 首饰盒;体育活动器械;服装;内衣等。
少林寺部分商标
少林寺针对坊间热议的23年间注册666个商标做出回应,称少林寺的名称曾被人滥用,推出所谓"少林秘方"等,注册商标是为了保护少林品牌。
对于少林寺的出家人是不是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少林的商标权,也有不少争议。
有的认为,既然出家了,还恋这些红尘物什?也有人认为,少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禅宗文化、武术文化的精华,就不该归少林寺一家所有,应该归全民所有。
但是,如果少林寺成为公共资源,人人都能用,这也意味着人人不会在乎保护少林寺的品牌,就会成竭泽而渔的局面,而且一旦一个商标变成“公共资源”,人人都能用,那么也就失去了商标标示商品、服务来源这个基本功能,因为谁都可以用少林的商标,你就不知道这个少林商品来自哪里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嵩山少林寺愿意注册少林的商标,维护少林的品牌,本身既是市场行为,也是为在维护、壮大少林文化。
“老祖宗的东西”本身得不到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唯有将品牌创新,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产权。
无论是著作权,还是商标权,古代小说、经典传说本身都得不到保护,也都已经过了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了。
所以,哪怕少林寺背着“过度商业化”“贪恋红尘”的骂名,也是在按现行的法律、商业规则擦亮自家的门牌,这不丢人。
其实,商标往往成为商战的割喉之战,如果手里掌握着竞争对手核心商标,就可能致对方于死地,也正是因为商标战凶险,所以,才有各种奇葩防御性商标注册。
比如,“大白兔”奶糖注册了十几个近似商标: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小白兔、金兔、银兔等;雷军的小米,则把红米、蓝米、黑米、紫米、橙米、绿米、黄米、桔米的商标全都注册了。
甚至拥有正牌“雪碧”商标的可口可乐公司,也注册了商标“雷碧”。
少林寺注册一个“全家桶”:东、南、西、北少林,也不算太奇怪。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