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成立以来,公牛集团凭借小小的插座,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就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逐渐成长为行业的龙头老大,市场占有率超过60%。然而一家独大的公牛集团,在市场上却始终保持着低调,不仅广告投放量不大,对销量成绩、获奖情况、专利布局等信息也极少披露。
直到2018年9月,公牛集团正式向证监会提交招股说明书,谋求IPO。这家年赚70亿的集团,才逐渐走到公众面前。但是就在准备上市的关键时刻,公牛集团遭到了竞争对手的猛烈狙击。
“最贵”专利侵权案
2018年12月,江苏通领通过南京中院起诉“公牛”擅自使用属于通领与插座安全有关的两项专利,其索赔金额为9.99亿元,创下国内专利侵权案诉讼标的之最。
起诉公牛专利侵权并索赔9.99亿元的通领科技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电气开关和安全插座。
一直以海外市场为主的通领科技含金量并不低,其在断路器、安全插座、感应开关等领域,均有涉足,且专利布局范围很广。
2006年,在一场耗时两年的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通领科技凭借自主创新技术实力,拿到美国法院第一份中国企业完胜的“马克曼命令”。人民日报当时还对次案件做了专门的报道。
当时通领公司一共提起了10桩专利侵权诉讼,涉及两件专利:ZL201020681902.3“电源插座安全保护装置”和ZL201010297882.4“支撑滑动式安全门”。通领称,公牛未经许可使用了其两件专利。而由于这一专利涉及公牛的诸多插座产品,因此通领开出了近10亿元的“天价”。
剧情反转
2019年7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第40759、40829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通领公司涉案两件专利全部无效。通领公司随后提起上诉,但二审南京中院驳回了通领公司关于该专利的起诉。
2019年8月13日,通领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南京中院相关专利案件的裁定,将相关案件发回南京中院重审。
尘埃落定
近日,公牛集团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最高人民法院做出了终审裁定,驳回江苏通领科技有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裁定。
公牛1996年开始进行专利布局,专利意识形成较早,专利申请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截至2019年底,公牛累计获得专利授权940项,其中,2019年申请专利400项,获得专利授权249项。
随着专利数量的不断攀升,公牛对研发质量的把控也毫不逊色。虽然其核心产品仅仅是“小插座”,但公牛集团的研发投入不菲。截至2019年底,公司投入的研发人员多达1297名,占员工总数的9.34%。高质量的研发是提升专利质量、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源头和基础。
高价值专利
近年来,“高价值专利”在知识产权圈日趋火热。对企业来说,高价值专利并不等同于高质量专利、核心专利、标准必要专利,而是能经得起审查、无效和诉讼程序的高质量专利,能有效保护主导产品的低风险专利,能为企业产生垄断或防御作用的高于平均价格的专利。
也就是说,“高价值专利”的最终兑现都需要依赖于一个共同的前提,即该件专利具备“一定”的法律价值。而专利的法律价值主要体现在专利的撰写质量即文本质量上,文本质量涉及该专利的新创性、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权利有效性、权利稳定性、侵权可判定性等指标。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