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是经济活动中企业经营者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交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一个必要介质,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众多利益集体所关注的信息资源,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纽带。
探究影响着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多因素,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助于帮助企业寻找到管理弊端,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规范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能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经济依据;对于投资者、债权人来说,可以让投资者、债权人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获取企业较为真实的财务信息,帮助他们更加理性地、全面地、多角度地阅读财务报告,使他们树立一种更为谨慎的投资态度,并将此财务信息作为投资、信贷的决策依据;对于政府等监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信息,形成统计资料,为宏观调控服务。
2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多因素
2.1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内部因素
2.1.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企业形成了两个利益集团,即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上的企业经营者利益集团和企业所有者利益集团。
对企业所有者来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自身财富的积累比企业未来发展更重要,往往运用职务之便最大限度攫取企业利益,把对财务信息的一定控制当作自己攫取利益的有力武器,使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没法有效地获取到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2.1.2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存在缺陷或形于流式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上市公司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果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在制定中存在缺陷或漏洞,就给企业中的谋利者打开了“绿色通道”,利用这些漏洞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取私利,给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损害,造成财务报告有失真实性。
以致这套监督制度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控制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毫无任何价值可言。
2.1.3财务从业人员的素质
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不论怎么讲,最终得需要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往往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编制。
财务人员文化程度偏低,业务能力不高等都会造成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大打折扣。
2.1.4上市公司操纵财务报告的巨大动力
对上市公司而言,净收益这个指标成为其操纵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方面及动力源泉。
管理层想方设法做大净收益,以向上市公司股东及投资者展示企业良好的发展潜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另外,上市企业连续三年亏损就会受到停牌这一惩罚的规定也成为了其操纵财务报告的一大动力,在这种情况所迫下,上市公司也避免不了要操纵利润,只为保证不被证监会停牌。
2.1.5对内违规操作惩罚力度不足
对内部违规操作行为的惩罚力度不足,就极容易在企业内部滋生一种冒险心理,导致违规者胆大妄为,铤而走险,这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使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2.2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外部因素
2.2.1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
上市公司管理层通常会仔细度量国家当前的税收政策,以税收和政府关注度为出发点,来选择自己公司所采取的的会计政策。
在出具财务报告时,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有些时候甚至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惜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
2.2.2社会文化的灌输
现代社会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都真实性及准确性都抱着一定的怀疑态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这一行为被大家认为是公开的秘密,这种类似的思想在会计环境中根深蒂固,这与社会文化的灌输密切相关。
文化通过对会计规则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行为中的人的影响和制约从而达到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2.2.3会计本身的制约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受到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等这些会计理论及制度的影响。
就会计假设来说,其具有不确定性,它并不能排除现实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一旦相关影响因素发生改变,那会计假设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对财务报告的编制也就产生了影响。
会计原则是随着经济的变化时刻在进行调整,这就造成会计人员处理会计问题的时候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对于会计核算方法而言,其可选择性就有可能导致财务信息并不能与实际经营情况相匹配,对财务报告使用者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
2.2.4其他利益方的干预
上市公司的运作不仅受自身经营者的干预与控制,往往还受到其他相关利益方的干预与控制。
例如国营企业基于帮助国企脱离困境,出于保持安定、稳定的考虑,操作利润、作假变得冠冕堂皇,这些相关利益主体的干涉,使得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就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让财务报告使用者获得错误的、虚假的财务信息。
2.2.5外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或执法不严
对上市公司来说,构建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是保证财务监管的重要途径,若外部监督机制存在漏洞,这样即使是一心想履行好监管责任也无赖于无制度可依。
相反若在完善外部监督制度的条件下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那么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无法得到多一层的保障。
如政府失灵,监管不足等。
3规范财务报告的建议
3.1规范、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运转中,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多元化、国际化,对于经济业务的处理我们不能再停留在原来的思维范畴,要与时俱进,不断去完善和寻找最适合的会计处理方法。
尽可能规范准则中的核算方法与信息的披露,让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准确获取到最大限度的信息资源。
3.2建立健全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对财务报告的一个重要保障,对防范财务报告舞弊起着一定的警示作用。
只有在健全的内部会计制度控制下,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所透露的财务信息才有价值。
3.3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上市公司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一种委托管理的模式,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很好地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的利益趋于一致,企业经营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经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激励机制的基础上,约束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可以让企业经营者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什么必须做等等,让企业经营者有警惕自觉的意识,以确保经营信息的真实性。
3.4强化注会协会、政府和司法对公司的外部监督
对上市公司而言,注册会计师协会、政府部门及司法部门的会计监督是一种外部监督,强化外部监督,是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现代经济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3.5倡导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文化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编制,终归还是社会人的操作行为,那么,倡导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文化,让会计从业人员建立起诚信的道德观念,为营造以诚为本的文化环境及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报告贡献一份力量。
3.6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构成企业信息资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往往影响着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编制,所以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论
通过对财务报告影响因素的分析,作为企业“内部者”,要从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出发,与时俱进,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更真实地传达公司的财务信息,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控制制度,严格执行监督控制制度,从内部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作为“外部者”,要强化自己的监管职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努力塑造以诚为本的社会文化,从外部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建立一道防火墙。
以此建造一个良好地制度运行环境及文化环境,保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更加全面、真实、准确地向财务报告使用者传达企业的财务信息,维护外部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确保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