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性是杨善洲精神的具体体现 党性原则是党的生命,是党赖以生存和发展、维护党的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领导干部是党的中坚和骨干,更是党性原则的坚定维护者。
维护党的纪律,就要模范执行党的纪律。
正人先正己,严下先严上。
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在自身建设上必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一)对党性原则的严格自律是杨善洲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体现
保持共产党人纯洁性,在当下最为重要的是对党性原则的维护和坚守。
对党性原则的坚守具体来讲就是正确对待权力问题。
也就是在执政的条件下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的问题。
杨善洲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我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用来‘为人民币’服务。”[1](P3)这是杨善洲能够一辈子保持清正廉洁的根本。
试想,如果没有他始终如一地对党性原则的严格自律,就有可能滥用权力、漠视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
无数事实证明:那些没能保持清正廉洁的官员落马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对待手中的权力问题上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少一种自律的品质。
一位熟悉杨善洲的转业干部曾经请他帮忙分配到城里工作,杨善洲当场就毫不留情地回绝了他。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地委是党的机关,要告诉机关所有干部,不能为那些只图个人利益的人开方便之门。”[1](P6)这种对待权力的态度展现了杨善洲清正廉洁的光辉品德,展示了共产党人对党性原则的坚守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人格魅力。
(二)对个人利益的超然态度是杨善洲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对党性原则的维护还表现在如何对待权力和个人利益的问题上。
如果是信仰权力、关系、金钱、财富、物质享受、美色,凡此等等,就必然会利用手中权力为己谋私、为家人捞好处。
杨善洲为官30余载,从未给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
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
[1](P25)
杨善洲有3个女儿:大女儿至今务农;二女儿在县城当小学教师;小女儿是保山烟草公司的普通员工。
妻子张玉珍至今还是乡间农妇。
15年前,杨善洲就说过:妻子“农转非”的报告都被他“压住了”。
因为手下有不少局长、处长的妻子还没转,地委书记的妻子就不应该先转。
杨善洲下乡吃饭一定要交费,即使离开几十里了也要秘书必须返回全额补上。
他回家,不坐公车,自己买票做长途客车,即使带女儿走几十里山路,也不坐公车。
老人家一辈子廉洁奉公。
他说,唯一让他不安的是,参加保山机场纪念活动时,人家赠送的一块电子表,没有送回去。
不收礼这个规矩,杨善洲一直坚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在他去世后,家属在讣告上写道:“家父遗言概不收礼,望各位来宾给予谅解。”[1](P7)杨善洲就是这样时刻不忘以党性为“尺子”,经常“丈量”自己,时刻按照“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这种对待个人利益的态度难道不是我们今天加强党的纯洁性需要学习和对照的品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