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住建部和人社部联合发文,修改《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建市〔2019〕18号)部分条款(全文附于文章末尾)。

主要变化:

1、实名制重点由“农民工”转变为“建筑工人”。

  • “全面实行建筑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改成“全面实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制度”。
  • 删除“坚持建筑企业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进场施工”,保留“建筑企业应与招用的建筑工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增加“对不符合建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依法订立用工书面协议”。

2、“劳动合同”统一修改为“劳动合同或用工书面协议”。

用工制度改革

建管君认为,本次修改是为了与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 建市〔2020〕105号)、《关于开展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制定工作的通知》(建办市〔2021〕29号)等文件相匹配。

( 建市〔2020〕105号)文件提出“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仍存在无序流动性大、老龄化现象突出、技能素质低、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制约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提出,加快自有建筑工人队伍建设。这份文件的出台主要为了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

(建办市〔2021〕29号)明确了技能工人配备目标:

  • 2025年,力争实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中级工占技能工人比例达到20%、高级工及以上等级技能工人占技能工人比例达到5%。
  • 2035年,力争实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中级工占技能工人比例达到30%、高级工及以上等级技能工人占技能工人比例达到10%。

试点项目全面取消劳务分包

为贯彻住建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 建市〔2020〕105号)文件,2022年7月,重庆市住建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培育新时代建筑企业自有工人队伍试点工作方案》,文件一出,便引发行业热议。

《方案》正式明确:

,全国已有十几个省份出台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实施方案,全部看下来,就属重庆的改革力度最大,接下来的省份是否会像重庆一样发布如此有力度的文件,暂且打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