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更新一则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将华为“讯联智付”变更为“花瓣支付”这一事实摆到台面,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据央行公示信息显示,央行同意华为旗下支付公司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下称“讯联智付”)变更公司名称为“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花瓣支付”)。
对于更名问题,10月17日,华为方面回应称:“花瓣支付公司支持下的华为支付,是鸿蒙生态中的全场景支付服务,用户可在华为钱包App开通华为支付”。(北京商报)
从2011年的“华为应用内支付”到2016年的“Huawei?Pay”,再到2020年的“Huawei?Card”,2022年的“华为全线支付”。华为想做支付,是大势所趋,更是布局未来。
2021年3月,华为通过收购迅讯联智付100%股份,曲线拿到移动支付牌照,成为继小米之后第二家拥有支付牌照的手机厂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更名,华为早有谋划。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华为于2020年10月就申请“花瓣支付”商标,涉及金融物管、科学仪器等类目,2022年6月,“花瓣支付”商标被核准注册。
华为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此时入局或许会给微信支付、支付宝带来一小部分压力,但也不必过度解读为华为有意通过华为支付瓜分支付宝、微信在移动支付市场的钱袋子。
企服快车面,华为支付只是用在鸿蒙系统,满足应用生态内的需求,对标的或许是苹果支付,有特定的用户群体和使用范围;
另企服快车面,支付宝、微信支付适用的是全场景支付,能覆盖任何的线上,线下支付场景。
与此同时,华为终端云服务支付事业群总裁马传勇在回应外界将华为与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进行比较的话题时曾明确表示“不对标、不竞争”。他当时说,华为支付不是要和微信、支付宝竞争,去抢市场份额,也不会打价格的补贴战,而是希望能够把支付的体验做好。
而为了实现让华为用户能够快速、安全、便捷地支付这一愿景,华为方面申请布局了多件与支付相关的专利。
2021年1月12日,华为公开一项名为“一种语音支付方法和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2021年2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移动支付方法、相关设备及移动支付系统”发明专利。
2021年5月,华为又申请公开多个支付方法相关专利,包括“支付方法和装置”、“付款码防盗刷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支付方法和电子设备”等专利。
华为这颗星星之所以耀眼是由背后无数件专利堆积起来的。数据显示,2022年华为提交了8440份申请居榜首,这一数量与之前相比虽有减少,但华为仍保持连续五年中国申请专利排名第一的记录。
企业发展依赖创新,这其中就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等等,不过在创新的同时,我们也提醒广大经营者,重视并提前做好基本的知识产权布局,是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应完成的工作,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疏忽酿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