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围。
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险究竟是什么险?今后我们养老能靠它吗?
长期护理保险来了
今后养老能靠它吗?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54亿,预计到2053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也就是说,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超过4000万。
这是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而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日前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中还有这样一组数据:
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中无法完全自理。
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
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成了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面对这样的困境,一项新的社会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出现了。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王宗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新的社会保险制度,它是通过大家共同缴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那些失能人员的生活照料以及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费用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它的目的在于化解失能人员家庭护理费用负担。
上海已有50万失能老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
在此前的试点城市中,上海的陈阿婆就已经用上了长期护理保险。
陈阿婆今年89岁,患有帕金森症,生活不能自理。
每周有5天,护理员都会到家里为她提供一小时的专业照护服务。
根据政策,通过评估的老人,根据失能程度等级不同,每周可获得3到7小时的服务。
陈阿婆每周5小时的上门医疗照护,费用65元/小时,自己只需掏6.5元,其余90%由长护险基金支付。
2019年,这项服务已惠及像陈阿婆这样的失能老人近50万人。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省区市已达28个
经过四年试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阵容进一步扩大。
9月16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将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福建、河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4个省区市相关市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加上原来的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重庆、四川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省区市已达28个。
除了试点范围扩大,《意见》更提出了新的目标,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运行机制,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缺失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从而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冲击与影响。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 央视新闻 金融时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