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正式施行。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到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再到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治固根本,稳预期。过去,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常常会受到一些困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直接把“稳预期”三个字刻进了法律条文里。什么是稳定的预期?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是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不会被骚扰刁难;也是企业正常发展壮大,不被设置门槛、隐形壁垒;更是企业家勤奋耕耘,人身财产安全不被肆意威胁侵害。简而言之,就是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遵纪守法搞经营,合法合规谋发展。
毋庸讳言,从趋利性执法到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一些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侵蚀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行为偶有发生。这既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营商环境的污染,归根结底都构成发展的阻碍。只有在制度和法律上划定边界,才能让广大民营企业真切感受到问题得到解决、利益得到保障,进而激发创业创新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企服快车,就是要发挥引领、规范、保障作用。比如,针对烦企扰民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国办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再如,司法部等三部门开展行政复议企服快车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直接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和不当行政行为6500余件。事实证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各类举措必须落到具体法治实践,体现在企业发展全程,动真格、见真章、长出牙齿。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尤需稳预期、强信心。民营经济促进法中的一些表述,比如,在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保障“非禁即入”;在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方面,做到“一视同仁”;在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方面,强调“不得侵犯”,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既防止责任失位、缺位,也杜绝权力越位、错位,创造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筑牢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
法治是准绳,也是基石。以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为契机,公平执法公正司法,回应治理民营企业核心关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提振的不仅是信心,更是对发展的预期、对未来的笃定。
来源:人民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