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海关新税制闹剧余温犹在,辟谣之后的疑问也随之而来如果黄渤没有在海关被扣,也没有人在机场扔化妆品,那海关到底有没有在严打海淘和代购呢?
关于这一点,有业内人士的感受是,海关抽查的确感比较频繁了,但这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且仅限于抽查,不会人人都开箱查验。海关对于团队游客问的较多的,也是有无帮领队买东西,因为领队是没有免税额的。
另外记者获悉,海关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一定的判断,比如对于一些特定航线的旅客提高抽检率,这也是基于多年的经验作出的判断。另外,他们对同一航班的旅客,也尽量做到抽检力度一致,避免发生对部分旅客检查、对另一部分旅客不检的情况,以免造成矛盾。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在海关新税制实施之初,强化检查程序和提高抽检频度也是正常现象,这既因为新规定刚实施可能不了解情况的旅客较多,同时这也是对新规定一种有效的宣传形式。
新政解读:对进境旅客、海淘族和代购各有啥影响?
据记者了解,对于我们回国进境个人自带的商品来说,新规执行的规定其实是跟以前相同的政策,也就是说,实际没有变化。
据武汉海关表示:目前对于中国籍旅客携带行李物品入境,海关依照海关总署2010年54号公告的标准进行验放。如旅客携带的物品涉及海关总署2007年72号公告内的情况,请主动申报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对于对短期内多次来往香港、澳门地区的旅客和经常出入境人员以及边境地区居民,海关只放行其旅途必需物品。
其中,短期内多次来往和经常出入境指半个月内进境超过1次。该内容同样适用于旅行社领队。
那对海淘族来说呢?记者梳理后,新政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单次2000元以下、全年20000元以下免征关税,但仍要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如果不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而是通过海外代购或者自己海外旅行购物归来,维持5000元的免税额度,但超出部分征收行邮税。
行邮税的税率相对以前有所调整,由四类变成三类,分别为15%、30%和60%。比如,食品饮料、部分电子产品、金银、家具等税率由10%上调为15%,衣帽服饰税率由20%上调为30%,部分烟酒、化妆品等税率则由50%上调至60%。
同时,新政对海外代购的影响相对较小。实际上,针对个人海外购物,相关税收政策变化并不大。5000元免税额度维持不变,行邮税税率由之前的四档分别是10%、20%、30%和50%调整为三档:
15%、30%和60%。
因此,具体到某种货物,有的行邮税上涨,有的则下降。而且从四档归并为三档,幅度也并不是特别显著。
余波:电商面临挑战大代购忙涨价
再回到事件之初,我们不禁要问是谁在发布这样的不实消息?
记者者发现,最先发布该消息的微博账号主体定位显示为武汉地区,认证为微博电商人,公司一项介绍显示为俄罗斯代购。
而在朋友圈内不难发现,那些转发勤快、哭得大声的人里,个人代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有业内人士坦言,新政一出,很可能会成为一些个人代购涨价的借口。
而对于与新政最息息相关的跨境电商来说,他们面临的挑战才是最大的。
从8日开始,跨境电商税收新政正式实施。但一直到4月7日晚间,财政部官方网站才发布了包括1142个商品项目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这令不少人士颇有微词。有企业坦言,时间太过紧张,几个小时的时间要,改变上万种商品的大数据设置,这段时间来几乎所有的跨境电商企业都在通宵加班。
而那些正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商家,也受到了一定阻碍。记者注意到,7日晚间公布的清单中的商品,并不包括首次进口的化妆品、生鲜以及不属于普通食品的保健品,以及未经注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等。
以保健品为例,其一度是跨境进口模式的最大受益者。某德国品牌商家此前曾表示,一旦保健品某些品类或者全部品类不在正面清单内,相当于刚打开一个窗户,又给关上了。
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跨境税改新政一出,保税区红利下降,直邮模式以及海外供应链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比起常见的保税备货,直邮模式或将成为今后海淘的首选。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