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家都很熟悉,国内最大的点子商务企业。阿里旗下的业务有很多,并不仅限于网购这一块,与之相关的物流、金融都有涉及,我们今天要谈的“借呗”就是其中之一。
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崛起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如果说移动支付是微信和支付宝的第一个主战场,那么现在的金融借贷则是第二主战场,支付宝得益于金融属性曾推出的蚂蚁借呗和花呗在短时间内火遍大江南北,现在的90后和宝妈一族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借呗花呗的铁杆粉丝。
“借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目前的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30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
随着花呗借呗的普及,使用人数逐年也在上涨,根据消息显示现在的每年支付宝都要借款好几千亿,满足了不少剁手党和真正需要应急的人。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谈到过,为了进行全面的商标保护,阿里不仅注册了阿里巴巴,还注册了整个“阿里家族”。比如说阿里妈妈,阿里爷爷,阿里奶奶,阿里爸爸,阿里姐姐,阿里妹妹,阿里哥哥,阿里弟弟,阿里宝宝等等。
而在现如今借贷成风的大环境之下,支付宝的“借呗”商标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通过商标查询可发现,从2015年2月25日至今,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一共提交了35件与“借呗”相关的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名称包含“借呗”、“借呗呗壳”、“借呗+”、“借呗备用金”等等。
不过可惜的是,这些商标的注册通过率并不高,除了8件“借呗呗壳”注册成功外,其余的有关“借呗”商标全部都被驳回了。
由此可见,即使是如阿里这样的大企业,也并不能完全保证商标注册100%成功。
有人可能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在此前的《一篇文章告诉你为什么那些说商标注册百分百包过的都是骗子》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商标无法保证百分百注册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商标查询存在盲区
盲查期就像一团迷雾,里面不知道堆积了多少无法被查询的商标。所以在你提交申请的时候,可能有一大批和你申请同样商标的商标早已经进入了盲查期这团迷雾当中,而你却无从得知。而最终能被录入系统的只能是申请时间最早的那个商标,其余的都将无法通过实质审查。
2、审核员的主观因素
审查员的信息面、认知角度、个人思维角度差异等主观因素决定了同一案件会有不同的审查结果。
3、商标公告与异议
申请人的商标即使通过了审查员的审核,还要进入三个月公告期,公告期满,商标才注册成功。按照国家《商标法》的规定,在公告期内,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对该商标提起异议,如果商标局裁定异议成立,则该商标就会被驳回。
由此可见,商标注册确实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即使如阿里这样的大企业,也无法避免商标驳回的风险,只能说尽可能的去降低它。
当然了,商标驳回并不意味着就判了死刑,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申请商标驳回复审来挽救的,关于商标驳回复审的处理方法我们在《商标注册技巧:
商标被驳回该如何处理?怎样准备商标驳回复审答辩》一文中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总而言之,在商标注册面前,人人平等,要想注册成功,在商标注册前期还是要做好详细的商标查询和准备工作,以便商标注册过程中发生任何突发情况都可以及时应对。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