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卖的是A品牌的正品,但被B投诉/起诉商标侵权,要求下架A产品、赔偿损失。一查,A品牌的上的“A”商标确实是被B注册了。
品牌和商标权权利人分离,往往涉及到“商标恶意抢注”的问题。“商标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
品牌和商标权权利人分离,往往涉及到“商标恶意抢注”的问题。“商标恶意抢注”是指,以获利等为目的、用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在该领域或相关领域中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域名或商号等权利的行为。
实践中,商标恶意抢注问题时有发生,海外品牌在中国被抢注的现象尤为常见。恶意抢注行为极大伤害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让不少分销电商不堪其扰。
遇到这样的状况,理清法律逻辑后,如下:
先搞清楚自己在法律上是否侵权即使侵权了,也不必要赔偿即使赔偿了,你有权向供应商追偿你可以“反杀”投诉方
看到这个思路,是不是瞬间感觉安心了不少。那么接下来就上面几点,逐一做解析。
1.我侵权了吗
《商标法》旨在保护商标权人因使用商标标识而产生的商誉,禁止商标混淆。以上面的咨询为例分析。
经查询,A品牌标识“A”的商标权人为B。
因此,从形式上来看,你未经商标权人B的许可在详情页放置了“A”商标,看似构成了商标侵权。
然而,从实质上来看,判决商标侵权的核心标准是“是否构成混淆”,即店里售卖A品牌产品,使用了“A”商标,是否会让消费者误认为商品来源于B。
当B是恶意抢注人时,一般不会实际使用商标,即B不会生产、销售标示“A”商标的产品。在“A”商标未被实际使用的情况下,不存在让消费者误认、混淆的可能。因此,我们要先查询争议商标是否有在实际使用。
怎么查呢?找度娘、找淘宝、找小红书,基本就可以清楚了。如你查询之后发现对方根本没实际使用的,给他甩个律师函,判他!
2.那我要赔偿吗
在判定侵权的情况下,要不要赔偿的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对方未实际使用商标,有没有可能会判赔?
《商标法》第64条:“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被控侵权人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未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提供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注册商标专用权人不能证明此前三年内实际使用过该注册商标,也不能证明因侵权行为受到其他损失的,被控侵权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未使用的商标没有凝结商誉,没有被侵害和受损失的基础,也就不存在赔偿问题。《商标法》该条款的规定对商标权人分配了举证责任,即其要证明实际使用了商标,方可主张赔偿。
考虑到理论和司法实践、行政执法的偏差,我们不能只抗辩对方没有使用商标,同时也要补充“A”商标实际使用在A品牌产品上,且A品牌产品有较高知名度。
(二)对方实际使用了商标,确实构成了商标侵权,要不要赔?
《商标法》第64条:“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此条文的理论基础是“合法来源抗辩”以及“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过错责任原则”。结合司法实践,通过举证下列材料以证明该侵权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形成正品来源链路,即可免于赔偿责任。
供货单位合法签章的供货清单和货款收据;
供销双方签订的进货合同;
有合法进货发票且发票记载事项与涉案商品对应的;
其他能够证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与此同时,店铺应当及时下架产品,即停止侵权行为。
3.赔出去的钱 我只能默默承受吗?
找品牌方或者分销商进的货,现在因为卖货而天降横祸,被判商标侵权及赔偿了,你当然可以去找你的上游啊!《合同法》及即将生效的《民法典》规定的明明白白的。
《合同法》第150条:“出卖人就交付的标的物,负有保证第三人不得向买受人主张任何权利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612条)
《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企服快车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民法典》第583条)
根据《合同法》之规定,不管合同有没有约定,品牌方或分销商都有权利瑕疵担保责任,保证所售商品没有侵犯他人权利,包括了知识产权。因此,你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找上游供应商追偿。
4.你说我可以反杀 我要怎么做?
今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林广海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法院不予保护恶意抢注商标,转让牟利的行为,要进行全链条治理,让恶意抢注无利可图;同日,最高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恶意抢注商标的规制力度,并强调全面保护。
市场监管总局在商标注册、行政执法层面也在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制定了《规范商标申请注册行为若干规定》,在遏制、查处恶意抢注方面已有所作为。
对于经营者来说,可以利用制度规则、行政和司法的态度来狙击恶意抢注人。具体途径:
对于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商标,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对于恶意抢注的商标,可以向商标局申请该商标无效;
提醒品牌方可以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起诉讼,要求恶意抢注人赔偿损失;
其他能够证明合法取得涉案商品的情形;
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实践中遇到为了不正当竞争的恶意抢注行为别慌,积极采取措施,维护正当权益。
最可怕的就是,不搭理、不应诉。然后,默默地就被法院判了、执行了,还被淘宝扣分了!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