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再次回顾该案件,仍然“荒唐得令人喷饭”。2018年4月,有网友在发大件快递时通过百度搜索德邦,结果遇到了“假德邦”:
搜索结果首条显示的并非官方正规的德邦快递,而是一家通过伪造资质骗过百度审核的山寨物流公司“德邦物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假德邦”还利用竞价排名诱导消费者上当受骗,甚至向消费者开出500元的“起步价”。事件发生后,百度与德邦快递及时沟通,排查下线了“假德邦”链接,并联系到受骗者,依据“百度网民权益保障计划”,向受骗者进行了权益保障。
“假德邦”也曾堂而皇之的声明自己是一家合法注册的物流公司。
随后,百度曾对提供虚假资质蒙混审核的“假德邦”——德邦物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进行起诉。
经过长达一年时间的诉讼,法院最终于近日判决百度胜诉。法院认定,“假德邦”德邦物流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明知百度平台不允许提供虚假资质,仍伪造德邦快递的授权书和商标证,属违约行为,判决百度胜诉。被告“假德邦”应当向百度支付先行保障款、维权支出、违约金,共计90658.78元。百度表示,将把获赔金额全部纳入到“百度网民权益保障计划”的保障资金池中,用于日后对用户进行权益保障。
除此之外,百度还与“真德邦快递”官方联手,加强百度搜索结果中对“德邦快递”的品牌保护,共同保障网民权益,具体包括:
共同建立长期官方数据验证机制,确保授权合作伙伴官方性和真实有效性,并加强百度搜索结果中对“德邦快递”的品牌保护,共同保障网民权益。“假德邦”事件中,用户、德邦和百度都是受害者
首先,整个“假德邦”事件,用户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假德邦”不仅盗用德邦快递名称,而且收费贵,且只收大件,起步价要500元。但是德邦快递大件快运的起运费不足百元,根本不存在500元的起运费之说。
在百度搜索德邦时,“假德邦”的推广信息排到了首位,和真德邦十分相像。
但是,网站打开就会跳转到假网站,付德邦就出现了,连网址都造假的十分逼真。
对于用户来说,不仅多花了钱,货物的安全性也很难保证。
背后品牌傍名乱象丛生
德邦物流遭遇“李鬼”的事件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商标侵权”问题。此次德邦物流公司就存在商标被侵权的现象,同时在被侵权的事件中也折射出傍名牌的山寨商标注册乱象丛生。
德邦物流对“德邦”商标享有合法权益,品牌经多年运营推广,认知度极高;其在商标局申请了近3百个“德邦”商标,可以说对其所有类别都拥有商标专用权,但商标保护集中在主品牌类别及中英文上,没有对品牌关键词进行拓展保护,忽略了近似商标,山寨商标的注册,这才让其他人有可乘之机。
在商标局查询发现,付德邦在第39类上注册了三个商标分别是“付德邦”、“沪德邦”、“京德邦物流”,可以看出其有明显的傍名牌行为,意图形成品牌混淆,误导消费者认为其产品就是德邦物流以此牟利,尽管假德邦事件已经遭到曝光,但对于真德邦而言,品牌保卫战却远远没有结束!
所以说,如果你的的品牌做大了,一定要多方面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全类别注册的同时,还对重要类别加以特殊保护。企业注册完商标之后可不能任之由之,而要像保卫“武林秘籍”一样尽你所能对它进行全方位保护。当市场中出现商标专用权被侵犯、品牌遭恶意山寨时,要严厉打击侵权者,防止品牌出现负面效应。
商标保护并非仅对商标进行全类申请就可以了,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防御商标、拓展商标也都一一进行注册,通过山寨自己的商标,避免冒牌货给自己的品牌带来不良影响。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