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小米可谓是一时风头无两,任何新品一经发布,立马会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引起激烈的讨论,近期,有一家科技公司使用自家注册的商标生产电子产品,并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明明是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却被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据悉,深圳市某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在2018年7月、2023年8月在第9类-科学仪器上申请注册2件“小米粽”商标。
“小米粽”的生产者深圳市某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某电商平台开设的店铺中,使用“小米粽”标识出售电子商品,但是却在产品详情页等展示页面中,使用与小米公司“小米”、“小米 pad”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误导消费者。此外,该公司将“小米”设置为搜索关键词,进一步加剧了侵权行为的恶劣影响。
小米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小米公司以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该数码公司告上了法庭。小米公司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连带赔偿小米公司的维权开支和经济损失共计200万元。
如果你以为“受害者”只有小米,那就大错特错了。该公司不仅碰瓷小米,甚至还把手伸向了华为,申请了诸如“HVAYVE”、“HUIWE”、“HUAYVI”、“Hvawie”等商标。
此次的“小米粽”侵权事件,也给各商家警示:商标侵权不容忽视。品牌方要尽可能完善商标布局,除了在核心商标上进行注册之外,在核心商标的基础上,围绕其可能延伸的产品或服务类别进行全面注册。防止竞争对手在其他类别中注册相似的商标,形成对品牌的全面保护,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商标侵权。
总之,商标保护和合法经营是维护品牌价值和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品牌权益不受侵害,而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提高警惕,维护自身权益。最后,我们也再提醒广大经营主体,在经营时应谨慎为上,切勿心存侥幸搭便车、傍名牌。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