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少林派与主角张无忌所在帮派“明教”,在书中互有恩怨、纠葛不断。
近期,网民们惊奇地发现,《倚天屠龙记》中虚拟知名地名、明教大本营“光明顶”,在小说中不但被少林派围攻过,现实中的2008年,少林寺早早在15个商标分类*里抢注了“光明顶”商标。
连同“光明顶”商标,近日,少林寺在23年间共申请注册了666个商标的情况,引发了舆论热议。
网友们对少林寺商标的好奇心由何而来?月初,“中国嵩山少林寺”唯一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声明,表示森马销售的“Semir国潮跨界合作——国潮少林功夫森马”系列服装,未经授权将“少林功夫”用于服装标签及商品名称。
这种情况下,部分网友在舆论上认为少林寺有“店大欺客”之嫌疑,挖出了少林寺申请过666个商标的情况。许多人质疑大部分少林寺抢注的商标,是否合情合理?
目前,少林寺官方申请的含有“少林”和“少林寺”文字的商标,共116个。这是因为现今国际商标按不同领域共分为45大类,在各个不同领域少林寺几乎都有注册“少林”商标。
少林寺的666个商标里,绝大部分都不是知名概念,而且意无所指(比如说现实中,并不存在知名的“西少林”、“东少林”),但这些商标都和“少林”、“嵩山”等概念有一定关系。这意味着这些商标,可能都是保护性措施,防止其他商家抢注,未必少林寺未来会要用。
还有一些商标,如“南少林”,正与其他地方的同名商标共同合法存在着。商标局的商标申请情况显示,福清的南少林寺申请的“南少林”商标和嵩山少林寺申请的“南少林”商标,在不同领域各有申请成功的情况。
这些保护性商标,的确起到了一定的防御效果。如在2000年,少林寺就早早在“方便食品”的分类上,注册了“少林功夫”商标,2000年之后如郑州三全食品等公司与其他个人实体也尝试在该食品门类上申请注册“少林功夫”商标,但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围攻“少林寺”的商标,近年申请大多被驳回
除了“少林功夫”这样的例子,据天眼查数据,从1980年以来非“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实体,围绕着“少林”二字做文章的商标,达到了734个。93.6%围绕着“少林”二字下功夫的商标,目前都未申请成功,这些商标很大部分都被归类于医药类、医疗器械类商标。
但数据也显示,少数如“少林不老酒”、“少林老黑膏”等商标也被其他商家注册成功,后台的公司与资本,和中国嵩山少林寺的确并没有什么瓜葛。
针对此事,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曾发表评论文章称,商标“准入关”须把好,商标审查方式、审查标准应该更统一,避免随意化、主观化、模糊化;具体的审查流程也要更规范、标准、透明。从数据上来看,这个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修筑商标护城河,少林寺“过犹不及”了吗?
《新华每日电讯》在评论文章中,认为少林寺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商标保护的意识与行动之间,也需要找到最佳平衡点。
实际上,少林寺在构筑商标护城河的方法上,已经非常克制。手段也几乎都是提早抢注,而不是向商标局申诉,要求商标局驳回其它实体使用某个商标的申请。
以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四家申请商标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为例,他们经常向商标局申诉,要求其他公司不准使用某商标,或者是对自己申请被驳回的商标提出异议,要求商标局复审,以此来构筑自己的商标护城河。这些申诉的案例,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企业成长后,发现一些常规概念产生了影响力,因此不得不争取保护的情况,比如说阿里巴巴的“蚂蚁”相关商标申诉。
对比互联网公司成百上千次的申诉,“中国嵩山少林寺”这个实体,只向商标局申诉过11次,都几乎获得了申诉成功。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