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1℃记者独家获悉,茅台集团于7月下旬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商评委,要求商评委撤销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就不予注册复审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除了起诉商评委,茅台集团还将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机构和企业列为第三人。
茅台酒无疑是当下市场最热的品牌之一,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市场关注。
近两年,茅台酒广告中使用的“国酒茅台”也深入人心,“国酒”似乎已经归属茅台无疑。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几年前,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就向国家商标主管部门提交申请书,申请注册使用“国酒茅台”商标。
但2016年年末,国家商标主管部门作出决定,对这一商标不予注册。
茅台集团不服这一决定,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复审申请。
今年5月25日,商标委作出决定,再度决定对这一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此次,茅台集团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商评委,要求商评委撤销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就不予注册复审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此外,还将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汾酒等31家机构和企业列为第三人。
1℃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被诉的机构。
汾酒集团就此回应称,将积极准备应诉工作,支持国家商评委对“国酒茅台”商标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将维护好白酒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两度申请商标被驳后起诉商评委
近两年,“国酒茅台,为您报时”的电视广告可谓家喻户晓,在这则广告中,“国酒茅台”四个字醒目显眼。
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心中,茅台几乎是国酒的代名词。
但广告词和注册成为商标进行使用,不能同日而语。
至少直到今天,国酒茅台还不能成为茅台集团的注册商标。
2010年,茅台集团向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申请注册第8377491号“国酒茅台”商标,指定使用于第33类“果酒(含酒精)、酒(饮料)”等商品上。
2016年12月31日,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送达到茅台集团。
商标局认为,这一商标的申请注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有其他不良影响”的规定,因此决定对这一商标不予注册。
2017年1月13日,茅台集团向商评委提出复审申请,希望这一商标可以获得注册。
2018年5月25日,商评委作出复审决定,决定不予核准注册。
1℃记者获悉,商标委在决定书中认定,“国酒茅台”这一商标中的“国酒”文字带有“国内最好的酒”、“国家级酒”的质量评价含义,茅台集团提交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国酒”具有其他更强的含义。
该文字成为茅台集团注册商标的组成部分独占使用,易对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这一商标违反了《商标法》的相关规定,不予核准注册。
1℃记者了解到,在茅台集团2010年提出“国酒茅台”的商标申请时,就有31方提出了异议。
其中既包括律师事务所、酒类经销商,还包括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水井坊、汾酒等国内著名白酒企业。
这些异议方的主要观点包括,:
“国酒”二字不是荣誉,而是代表产品的质量,“国酒”两个字使用在商标中带有欺骗性,“国酒茅台”商标若获得注册和使用,极易使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产生误认,剥夺了其他同行业者公平竞争的机会,损害整个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
“国酒茅台”商标违反了《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等法规文件的要求。
有异议方还提出,茅台集团没有获得“国酒茅台”这一商标,却以“国酒茅台”为广告语进行宣传,对其他白酒企业并不公平。
复审决定中,商评委对此认为,异议方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茅台集团使用“国酒茅台”存在欺骗性或误导消费者的情形。
在复审又被不予核准注册后,茅台集团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商评委,要求法院判令商评委撤销复审决定,就不予核准注册的复审决定重新作出决定。
茅台集团将前述31方异议人追加为第三人。
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已长达10余年
茅台集团在起诉书中提出:
“国”自本身有“国家的”、“国家级”的含义,但是“国酒”作为词汇并不能得出“国内最好的酒”的含义,而所谓“国家级酒”的含义也是模糊不清的。
“国酒茅台”的含义应当结合这一商标的整体来理解。
“国酒茅台”的“国酒”的含义应该是“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案证据可以证明,“国酒茅台”商标在形成之初即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发展中,茅台集团诚信、勤勉经营,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国际级大奖,其作为中国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的地位已经为社会各界认同。
茅台集团认为,“国酒茅台”已经在社会上使用多年,相关统计结果表明,“国酒茅台”的使用并没有不当而导致损害同行业酒企的利益。
此外,其他酒企也注册并大量使用“国”字商标,如国窖、剑南春国宝等,与“国酒茅台”共存于市场多年。
其他诸如药品、茶叶等商品,也出现了“国礼”、“国粹”、“国药公”等商标,根据审查一致性标准,“国酒茅台”商标也应当予以核准注册。
本次起诉中,茅台集团所提交的证据列出了其所获得各项奖项,其中包含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评选并命名了中国四大名酒,茅台名列榜首。
1963、1979、1984、1989这四年的第二、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并获金质奖。
2017年,茅台酒第11次上榜胡润品牌榜,位居酒类品牌榜首。
1915年获巴拿马金奖。
2017年,市值突破5800亿元,超过全球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跻身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
1℃记者通过中国企服快车检索发现,茅台集团对“国酒茅台”进行商标申请,已经持续了10多年。
2001年9月13日,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及图注册,申请商标号分别为1991120和1991122;
2006年8月1日,茅台集团继续申请“国酒茅台”商标注册,申请商标号为5514889;
2007年9月10日,茅台集团申请“国酒茅台;GJM”,申请商标号分别为6269793和6269794;
2010年6月9日,茅台申请“国酒茅台”,申请商标号分别为8377491、8377533、8377511和8377467。
经多方联系,作为此次诉讼的第三人,曾在先前的评选中提交异议的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汾酒集团”)回应1℃记者称,汾酒集团在8月7日接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行政案件参加诉讼通知书,接到应诉通知书后,该公司将积极准备应诉工作,全力支持商评委关于第8377491号“国酒茅台”商标不予注册的复审决定,将为维护好白酒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充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汾酒集团表示,此次起诉中共有31方第三人,包括了酒企、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相信这31方第三人会为了维护白酒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积极应诉。
2017年1月,《中国知识产权报》曾刊发评论文章指出,贵州茅台的“国酒”之路已经走过15年。
近年来,贵州茅台虽然没有使用“国酒茅台”字样作为产品商标,但却一直以国酒身份进行品牌定位和广告宣传。
如果真让贵州茅台通过“国酒”商标的申请,极易对“国酒”概念造成混乱,对其他白酒企业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国酒茅台”商标申请失利,营销专家认为,贵州茅台在近十年的品牌宣传中,连续不断实行大广告、大公关、大网点,同时推进、重点突破的传播策略,早已为贵州茅台造就强大的品牌势能,并且成功地在消费者心中把贵州茅台与国酒划上等号。
因此,“国酒茅台”商标被驳回对茅台并无实质性影响。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