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日前宣布民族品牌天府可乐正式重回市场,这一种甜甜的,有点中药味的饮料将在春节后恢复产品销售。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辉煌,到90年代合资后消失,再到如今全新复出,辗转20年。
天府可乐最辉煌的日子曾经占中国70%的市场份额,直至1994年与百事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后,市场份额降至仅1%,最终被迫停产。在与百事合资期间,天府可乐曾进军俄罗斯和美国市场,但合资后,天府可乐在百事天府饮料公司生产线上的比例仅为1%-2%。
在经历了连年的亏损、负债之后,天府可乐出售了它在百事合资公司的剩余股份。后来,它在中国一家法院成功地起诉了这一美国巨头,追回了配方和制作工艺的归属权。这才真正有了翻身的机会。
天府可乐的悲剧在各行各业都在发生
丁家宜曾经是中国市场中最有“国际范”的本土品牌之一,4年前风光嫁给跨国日化巨头科蒂集团后被弃,创始人庄文阳在2015年将其辗转买回重新运作,但品牌已经元气大伤。
由于早期南孚电池重研发,还不懂市场营销,从1999年多次辗转,直至到了2005年入了宝洁手中。虽说现在在国内南孚电池市场占有率喜人,但海外市场已经渐渐被打入冷宫。宝洁看上的,或许只有南孚的销售渠道与知识产权而已,有报道指出,在宝洁收购南孚后,金霸王也开始使用起了“节能环”技术。对此,双方均没有相关回应。
失去容易,回归太难
上世纪90年代初,洗涤市场流传着“南有白猫,北有熊猫”的说法。1994年,“熊猫”隶属的北京日化二厂与宝洁合资成立北京熊猫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随后“熊猫”即被雪藏。
1999年,宝洁收购了“熊猫”所有资产,将合资公司更名为北京宝洁洗涤用品有限公司,力推旗下的汰渍、碧浪等产品,逐渐占领了熊猫的市场。
北京日化二厂于2000年收回了这一知名商标,并于当年推出三款新品,试图重走“物美价廉”之路。然而,经过一番收购又收回,被雪藏6年之久的“熊猫”已无力东山再起。现在的洗护市场上已难寻“熊猫”的踪迹。
由于早年我国市场还不成熟,对于市场的玩法远不如国外大企业的手段来的高,为此,无数的品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上面说的天府可乐、熊猫等,也只是其中江海一粟。
企业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企业合并收购,不仅仅是物质资产,更是企业商标品牌的洗牌。除了商标品牌,自己的核心技术专利,也应该考虑如何保护。否则,如众多的国产品牌前辈们,太辛酸……
什么?想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实知识产权不仅要保护,也要运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如果这些前辈能够好好运用自己的品牌,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选择被合并被收购,可能命运就完全不一样咯!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