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说的欺骗就是我没有说真话,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像说的那样。商标法里的欺骗性也是这个意思,标志的含义和内容与商品本身的属性不一致,就具有欺骗性,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容易让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商品或服务本身不具有商标标志描述的质量特点。

欺骗性的第二种情况,就是容易使公众对商品产地产生误认,不要使用一些误导消费者的标志,不能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中央国家机关外国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标记等标志,官方标记检验印记、红十字、红新月等相同或类似的标志,带有民族歧视性或欺骗性的标志有害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上的标志,均是商标法所禁止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