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与海信在近日纠纷不断,战火已从北美烧到国内。11月29日,网上有一则有关海信起诉夏普专利侵权的消息。
海信在起诉书中称,该公司拥有名称为“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和LED液晶电视”的涉案专利。夏普商贸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未经海信公司许可,制造、许诺销售、销售的“LCD-60SU860A”等九款液晶电视,均落入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构成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一款中规定的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据此,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并要求夏普商贸公司、南京夏普公司、夏普科技公司共同赔偿海信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000万元。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外,青岛法院也已对上述案件立案受理。
针对海信的诉状,夏普方面在11月30日做出回应,称将积极应对,且已对海信集团所述侵害其专利提出指控无效。夏普发表了三点声明:
第一,夏普集团积极应对且已对海信集团所述侵害其专利提出指控无效;
第二,夏普集团技术质量领先,专利布局深广雄厚;
第三,作为百年企业,夏普集团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对于侵害夏普知识产权者,将于全球各地全力打击,绝不姑息。
海信与夏普的交战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时间,今年早些时候,夏普在美国发起了一系列诉讼,试图把北美“夏普”品牌从海信手中收回。今年6月,夏普在美国起诉海信,理由是海信卖低价损害了夏普品牌形象,索赔1亿美元。
其实在被富士康收购之前,海信更像是夏普的一个盟友,曾在后者陷入困境之时助其一臂之力。
2015年,陷入经营困境的夏普将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厂转让给海信,同时将除巴西以外的美洲市场上夏普商标的五年使用权也转让给海信。海信称,在海信接管后,夏普在北美的经营稳步提升。
海信认为,2016年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违反契约强势要求终止品牌权,海信以信守合约为由拒绝这一要求后,夏普公开表态要“采取破坏式的行动”拿回夏普。
“今年以来,海信与夏普北美品牌权之争愈演愈烈,而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富士康因与海信有契约合同在先抢回夏普品牌无望之后,旋即采用诉讼甚至动用向美国政府发起337调查案等各种手段‘围魏救赵’,上演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海信在一份官方新闻稿如此表示。
家电业专家刘步尘表示:“此前夏普在美国起诉海信,要求提前收回夏普在北美洲的品牌授权,这让海信十分愤怒,认为夏普违约。事实上,海信有深层次的考虑:
如果让出夏普授权,则海信在北美洲的彩电销量会一落千丈。”据悉,海信彩电在北美洲(主要是美国)的销量,70%以上来自夏普品牌的支撑,一旦提前退还品牌授权,则海信彩电在海外市场的销量将大幅下滑,这是海信不愿意看到的。
海信和夏普瞄准的都是全球彩电第三强的位置,因此,把对方打下去,自己成为第三强的可能性就大一些。这也两家家电巨头互视对方为敌人、互相缠斗的重要原因。
关于海信和夏普的爱恨情仇,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久前,海信宣布斥资1.1亿美元收购日本东芝公司的彩电业务,除了实体资产、技术之外,海信也获得了东芝商标权40年的使用权。
据企服快车地区新闻媒体ChannelNews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称,在美国市场,海信将会将夏普商标权归还给夏普公司,同时立刻推广东芝电视机。或许海信和夏普的关系已经走到末路,未来的事谁也不知道,但是侵权确实一个大锤,如果企业没有足够清楚的合同支持,还是不要在知识产权上面犯糊涂。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