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公司的市场部总是希望他家的品牌越多人知道越好,但如果这家品牌流行到直接变成一类产品的代名词,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想想邦迪、阿司匹林和尼龙,当你提到这些名词的时候说的是一类产品还是那家公司的产品呢?
而你的竞争对手也可以随意借用这个名称来宣传他们的产品,因为专利法无法保护一个日常用语——而不是你的商标——这将会置你的公司于非常危险的处境。
这种现象叫”genericide”,去商标化。
“商标是一家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和其他公司相区别的标识,如果你的商标不再代表这家公司,这个品牌也就结束了。”跨国律师事务所 Bird and Bird 的知识产权律师 Allan Poulter 分析道。Escalator电梯,Yo-Yo玩具和Bandage创可贴都遭遇了这样的命运。
那么,如何既打响品牌名声,又避免被“去商标化”呢?
1. 将一个品牌用到多种产品上。那么这个品牌代表的就不只一种产品,比如凡士林,有润肤乳、护手霜、香皂、唇膏等,也就避免这个名字成为哪种产品的特定名称了。
2. 注册商标时尽量全面覆盖。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因为品牌名称而起商业纠纷的案件了,也看到很多人因为倒卖商标而大赚一笔。比如特斯拉在中国只能使用“拓速乐”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而苹果公司也为了 iPad 商标支付 6000 万美元的费用。所以,当你为自己的公司注册商标时,请为公司的未来多加点想象力,讲不定哪天你的品牌会家喻户晓呢。
3. 互联网品牌要特别注意正确用法。因为网络服务使用的广泛性,使得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比如”google”和“百度”已经成为动词,”tweet”和“微博”也成为社交网络发状态的代称,因为原有的语言中并没有覆盖这种网络新行为的词汇,所以人们本能地就会使用领头的公司名称。刚晋升为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 Google 就已经开始注意维护”Google”这个词的正确使用了。
4. 这种现象也催生了新的市场:专门帮你的商标维权的营销公司。施乐 (Xerox) 复印机早年也是受到去商标化威胁的品牌之一,但一则广告巧妙地表达了其维护自身品牌的愿望:“如果你像用“阿司匹林”一样用“施乐”,我们会头痛。”
5. 打假,打假,再打假。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商标总是屡禁不止,但公司依然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处理这些法律纠纷,不只是为了维权,更是为了防止你的商标太轻易被使用而陷入“去商标化”的境地。
看到满大街的康帅傅、三粮液、脉劫……啼笑皆非的同时是不是也要担心下你们家的品牌会不会也这样被“傍”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