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出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施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来看,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增值税作为三大主税之一,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显得也十分必要,首先我们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选择上做一个对比。
1、两类纳税人身份选择的无差异临界点增值率测算法
一般说来,对于增值率高的企业,适于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则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税负会较轻。在增值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等。这一数值被称之为无差异临界点增值率。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当两者的税负相等时,故有:增值率=征收率/增值税率
无差异临界点增值率(%)
一般纳税人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 无差异平衡点增值率
17 3 17.6513 3 23.08
这说明,当增值率为17.65%或23.08%时,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相同;当增值率低于17.65%或23.08%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适合选择作为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17.65%或23.08%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高于小规模纳税人,适宜选择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2、两类纳税人身份选择的无差异临界点抵扣率测算
如果不考虑销项税额的因素,一般纳税人税负的高低则取决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的多少。通常,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多,则适合作为一般纳税人;反之,则适合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当抵扣额占销售额的比重(抵扣率)达到某一数值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等,我们称之为无差异临界点抵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