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近日通报了一系列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如中国五矿集团公司赣县红金稀土有限公司环境问题久拖不治,敷衍整改;上海振华集团大气等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重庆巫山县淘汰落后产能滞后,永年水泥厂长期违法排污等。
对环境问题及时进行公开,把信息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监督;另企服快车面,生态环境部也表示,将完善“环保守信者一路绿灯、环保失信者处处受限”的信用联合奖惩大格局,推动企业不断改善环境行为、不断提升环保绩效。
2018年,已有17个省在全省或部分区域开展环保信用评价。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80多个市级、230多个县级环保部门开展了环保信用评价工作。
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主要针对重点排污单位、部分环境服务机构,综合评价其遵守生态环境法规、履行环保承诺和合同约定、主动提升环境管理绩效等情况,确定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布。
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如许多商业银行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了奖优惩劣的差别化信贷管理措施,深化了“绿色信贷”;多个省份明确,根据评价结果设置政府采购的准入门槛。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关于完善根据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价格政策的通知》规定,2019年7月1日起,对环保信用评价结果为较重失信(红色等级)和严重失信(黑色等级)企业,其用电价格在现行电价标准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0.05元和0.10元。
还实施差别化污水处理费政策,让环保失信者不但处处受限,而且面临真金白银的处罚。
江苏、湖南两省探索环保信用评价工作起步较早,2012年以来,从省级环保部门开始开展评价,并逐步向基层延伸;陕西从2018年起,建立省、市、县三级评价体系。
三省都将环保信用评价工作的全程公开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规范化的程序设计,使得重点环节的重要信息便于公众知悉。
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建设环保信用信息平台,实现相关环境管理数据的高度集成,使评价过程有较大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提升了评价结果的精度。
由于评价全过程向企业公开,便于企业“对标”查找不足,边评边改。
南通市、长沙市及有关县区每年都有数十家企业,在环保信用评价进行的过程中,加快整改力度,避免被评为不良或较差等级。
重要信息及时向公众公开,与企业面对面,建设环保信用信息系统,打破信息孤岛对环保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非常重要。
据统计,江苏省环保信用管理系统汇集了全省环境管理各领域信息,2017年向省信用信息平台推送3000多万条信息;湖南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平台2017年推送1万多条环境行政处罚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为其他部门联合惩戒提供了依据,如南通市26家银行机构修订了绿色授信管理办法,将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直接嵌入信贷审批系统,与信贷审批与否、担保方式难易、授信额度大小、贷款利率高低等直接挂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