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深度潜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各种谣言也在指尖传播。昨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联合微信安全团队发布《微信年度谣言分析报告》。报告显示,谣言中比例最高的是失实报道类,占比达31.4%。而传播最为广泛的五大热门谣言,阅读量均超过2000万次,并被多个公众号转发。
爱心转发易助谣言传播
报告通过人工编码分析,将谣言归为九大类主题:健康养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政经和社会秩序、爱心转发、广告营销、奇闻趣事、色情和其它。谣言之所以能广泛和快速传播,主要是因为它暗合了人们比较普遍的心理需求。比如健康养生类、人身安全类、财产安全类的谣言中,主要利用了人们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奇闻趣事类谣言中,则包含了许多迷信内容,该类谣言同时包含焦虑与恐惧、希望与欲望两种动机。
报告指出,从诱导分享技巧上看,道德捆绑最有效,利用公众的爱国热情等实现道德压力传播。
在报告抓取的谣言样本中,有22.2%的谣言出现了诱导分享,即要求读者转发分享等字句。频率最高的是道德捆绑类诱导分享,即强调为了爱心转发,或者“不转不是中国人”;此外,迷信类的诱导分享也占有较大比例,即声称转发后有好运或者不转发会遭厄运等等。
傍晚是谣言高峰期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65%的谣言出现在推送的图文信息首位,也就是作为头条或者单独一条发送,说明公众号将其视为重要信息,或者推测其能带来较高的阅读量。
在传播形式上,夸张的图片、惊悚的标题几乎是谣言的“标配”。报告显示,约95%的谣言都未申请原创,企服快车面可能是因为公众号编辑申请原创保护意识不强,但也很能说明大部分谣言都是公众号之间互相转载。
报告还显示,谣言发布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周中的周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在这些相对非繁忙时间,谣言乘“闲”而入,人们更加有空进行阅读和分享,也为谣言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微信安全团队已联合中山大学正式设立“辟谣研究基金”,对网络谣言的研究者进行支持和资助,首期启动基金为10万元,近期将会公布选题细则和具体要求。
链接
五大年度微信谣言
《请一定转给你身边的女生看,这是最新骗局!》
描述了七个针对女性的骗局,其中一条称女生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子迷路,就带他去他说的住址,在按门铃时被高压电电晕。
辟谣:对于按门铃被电晕的消息,警方称没听说过此类案件,认为作案手法成本太高,漏洞太多,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中南海1号档案解密,老毕后悔完了。》
主要说我们现在的用水、粮食、文化、工业、国防和和平都应该归功于建国初期的建设。
辟谣:文章标题提到的“中南海1号档案”只是一个吸引人点击的幌子与噱头,内文与“秘密档案”没有关系。
《这7种肉,医生已禁,比砒霜还毒》
文章有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将食物与砒霜做比较。
辟谣:过于夸大其词,正规猪肉在屠宰过程中已经割掉了伤斑、甲状腺、肾上腺等组织。
《家里的这两种液体一旦合体,马上死亡!速速扩散!》
称北京王女士清洁马桶时,倒入洁厕灵又加了84消毒液,王女士随后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医院诊断为氯气中毒。
辟谣:洁厕灵和84消毒液混合后,氯气一般只会对眼睛造成刺激,让人流泪咳嗽。严重时会腐蚀肺泡,造成呼吸困难。如果立即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但如果中毒现象不消失,就要去医院救治。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