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专利定制产业链依旧存在。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称,只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万二包下证书”;另一家公司则表示,另付四万五便可以走“加急通道”,一年拿证。
日前,新京报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知识产权”,并与一位卖家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只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便可以“一万二包下证书”。经过一番砍价,记者最终以一万元的价格与其达成协议。
随后,该卖家发给记者的一份“发明专利合同”(下称“合同”)。合同中甲方为空白,乙方为北京润茵博雅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下称“润茵博雅”)。委托事项显示,甲方委托乙方办理一项发明专利申请,并确保顺利获得授权。
企查查显示,润茵博雅成立于2017年7月29日,注册资本300万元,实缴资本10万元,经营范围为版权代理服务;商标代理服务;经济信息咨询;企业管理;企业策划;电脑动画设计。
相比之下,另一家名为“知××”的公司给出的价格稍微便宜一些。5月17日,新京报记者在该公司官网留下手机号后,以律师的身份与一位自称公司销售总监的王某取得联系。
在电话中,对方表示,“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可以提供‘技术挖掘’服务,费用为8680元”。所谓的“技术挖掘”服务,即只需要记者提供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地址、电话、邮箱在内的客户信息,便可以得到证书。
该工作人员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如果花费45000元走“加急渠道”的话,一年左右便可以拿到证书。记者追问什么是“加急渠道”,对方透露“加急渠道”为内部渠道。“正常情况下一般都是2年左右拿证,不过像我们单位的副总、研究院(知××研究院)的院长刘某生,以前是国知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副主任,他手中有很多渠道的。”该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告知其目的是“为重刑犯实施减刑”之后,该工作人员表示,“比较敏感,不知道查得严不严,要给领导汇报一下,周一答复”。
据该公司官网显示,知××研究院是一家高端知产人才智库,现拥有一批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知名传统代理机构等单位包括专家级审查员、高级检索分析师、资深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律师在内的200多人的高素质专业服务团队。其中便包括上述工作人员提到的“刘某生”。
该公司网站介绍,刘某生曾供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汉能控股知识产权部等,拥有8年专利审查及业务管理经验,曾负责组织1000余名审查员队伍的质量管理工作。
“不用有发明,只需要付钱,就可以成为发明专利的发明人行为是违规的。”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尹杰律师认为,“只有真正有发明并获得国家经过法律程序予以认可的发明才能授予专利权,这个也是鼓励人们去发明创造推动社会进步,不应该成为一个造假的产 业。”
“这肯定是不合规的,您不是这个发明专利的人,专利也不是注册制,国家知识产权局不对这些东西做所谓承诺。”5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说。据介绍,相关法律条文早已对“发明人”这一概念做了明确规定,“什么都没有”的买家并不属于“发明人”这一范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十三条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事实上,国家早已注意到专利“买卖”这一产业链条。为了遏制“监狱发明”乱象,最高法2016年11月15日出台《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就对“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作出了专门限制,明确“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应当是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独立或者为主完成并经国家主管部门确认的发明专利”。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