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再次翻到6月5日,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下称《纲要》)发布至今,时光走过了整整11个年头。
在中国知识产权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大潮中,这11年经历了怎样的奋斗探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里程表上,回顾这一历史节点又有着何种特殊意义?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11年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之时,我们深入思考发展真谛,意识到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注意到知识产权规则国际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更深刻认识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1年来,通过《纲要》颁布实施,我国抓住知识产权这一国际社会未来竞争的根本,发掘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11年间,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我国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显着,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加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创新环境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国际影响力显着提高。
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知识产权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成为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在促进创新创业创造、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出日益显着的作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纲要》实施将于2020年届满。
根据《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显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正在加紧制定的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将形成与《纲要》梯次接续的战略布局,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又一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纲领性文件,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跻身世界知识产权强国行列,对于更好地保障党的十九大部署的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建设进入新常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时代主题。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作为建设经济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引,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发展就是知识产权驱动发展,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撑,将承载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发挥更加显着的作用。
回顾来路,探索非凡,成就辉煌。
展望前程,任务繁重,时不我待。
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续写光荣历史,也拥抱美好未来。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