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科学纳税规划、建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

建立科学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提高税务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风险和税收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效益。

1.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企业涉税事务的日益增多和复杂。

对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精通税务业务,还要掌握税务法律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

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较高的纳税筹划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因此。

企业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

管理层和员工要树立全体员工参与的正确的税务管理理念。

配备税务管理岗位的人员要具备专业资格,开展职业道德2国家相关税务法规和税务理论知识的多层次、多渠道教育培训。

让税务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自己的工作。

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动态变化。

2.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

税务筹划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部分。

是企业在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和纳税方式。

有效规避税收风险,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包括计算重要商业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收负担、选择和优化纳税计划、制定年度纳税计划、分析和控制2科学纳税。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并充分考虑区域2产业和产品的差异。

科学规划投资、融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其中,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

通过分析研究国家税收法规中的纳税时间规定、预付结算时差,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

为制定科学周密的纳税筹划方案,合理纳税,通过生产经营活动中存货计价方法“坏账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费用分摊等会计处理。

实现在不同年度获得不同的所得税,以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

3.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企业涉税业务的日益复杂化。

仅靠财务会计人员和税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税务管理的要求。

因此,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2,建立合理的岗位制度,配备专业水平高、道德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企服快车面,做好单位涉税事务的日常管理,确保企业涉税行为的规范化、合法化。

避免不必要的罚款或滞纳金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另企服快车面,要建立及时、准确的获取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动态把握国家宏观经济趋势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变化。

从而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引导企业统一规划管理税收,税务管理机构要定期分析单位的税收实现情况。

设置税负杠杆。

并根据税负异常变化及时分析,编制并提交税务分析报告。

促进企业税务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4.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

企业涉税风险一般来自经营行为、投资行为、融资行为、财务会计、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纳税等环节。

它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只能采取积极措施,防范和控制可能产生涉税风险的各个环节。

涉税风险降到最低。

但不能完全避免和消除。

企业要建立内部税务审计检查制度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管理,及时全面收集行业相关数据信息。

通过分析基于会计报表的财务信息所隐含的税务风险。

加强内部税务评估水平。

努力做好自查、自我纠正和整改工作,实行授权审批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分配专人负责纳税事项。

相关审计人员应认真分析和审查向税务机关提交的纳税申报材料。

业务复杂、规模大的涉税事项,由综合素质高的税务管理人员审批。

5.结论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掌握国家税收法规和政策。

以及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税收分配特点。

科学的税收管理。

不断规范自己的纳税行为。

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优化企业产品结构2投资方向和产业结构。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效降低税收风险和税收成本。

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