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成本过低、惩戒措施缺失是导致互金平台风控水平低下的原因,《办法》的出台利于净化行业泡沫,推动行业回归金融服务本质。
据悉,日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自律惩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表决通过,于2016年7月发布实施。
这是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以来加强行业管理的重大举措,将引导互联网金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野蛮生长、万人追捧到风险加速释放,中国互联网金融景气转折波动的背后既有行业的周期变化特征,更是自身定位扭曲的综合反映。
各类平台负面频发映射该行业的风控机制和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违规成本过低、惩戒措施缺失无疑是导致互金平台风控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
由于无门槛、无监管、无惩戒,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谓是百花齐放,但也为诈骗活动变相提供了平台。
地下钱庄、民间借贷披上互联网外衣,“互联网+非法集资”趋势明显。
部分P2P网贷平台搞资金池,大量开设线下理财公司,以传销手段发展代理人,利用高收益骗局诱导吸收公众存款,道德风险严重。
行业整体声誉和社会形象断崖式下降,柠檬市场效应明显,即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商品会逐渐占领市场,并取代好的商品。
这也成为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毒瘤。
随着《办法》出台,诚信建设将作为互联网金融信用建设的重点,有助于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理性,并引导行业竞争更加有序化,净化行业泡沫,最终推动行业回归金融服务本质。
惩戒自律也将成为贯穿互联网金融治理的一条新型主线。
中国对互联网金融的引导采取了“自下而上”的道路,也就是在行业发展初期,监管机构一直持有开放、包容的支持心态,并允许其自行制定行业规范和操作制度;随着平台跑路、倒闭等诸多阴影与问题暴露,政府逐步跟进和提供监管资源。
2015年7月,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
然而,监管的“负效应”也必须得到正视。
而自律措施的及时跟进,将有助于防止一刀切的运动式监管和过度监管,有利于维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固有成果。
在惩戒自律的落地过程中,信息披露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披露的好坏通常是判断平台经营真实性的重要依据。
2016年5月19日,上海互金行业协会公布了全国首个P2P平台信息披露细则,并建立了《上海网络借贷平台信息披露指引》工作方案与定期工作机制。
根据细则,平台的主体信息、产品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五大类共49项将实行月披露机制。
互联网金融不会昙花一现,依然还是蓝海。
根据演化经济学家佩蕾丝对技术革命发展浪潮的四阶段划分,中国互联网金融处于导入期的狂热阶段,即将迎来转折点。
2016年5月份,P2P网贷行业实现了1480.17亿元的整体成交量,单月成交量刷新了历史新高。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撞击进而引发新的金融业态的出现,仍是未来若干年中国金融面临的现实。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