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商业环境的逐渐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创业大军。在初始阶段,公司通常会因为没有获得营业收入等原因而不得不申请零申报。但很多纳税人对零申报存在误解,容易导致申报异常。今天给大家讲讲违规零申报的严重后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违反零申报的严重后果

1.有收入但当期没有应纳税额申请零申报的,属于虚假纳税申报,应当承担不良严重后果。

2.如果申请当期应纳所得税零申报,将被定性为偷税漏税,主管税务局将根据现行相关规定《征管法》追缴税款,并进行税务行政处罚。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无收入,无应纳税额,但有进项税。如果他们申请零申报,该期的进项税就不能再申报抵扣了。

4.违规零申报还会降低你的信用等级等等。

第二,影响信用评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的规定:

非正常原因,在一个评价年度内连续3个月发生增值税或营业税纳税,或累计6个月发生零申报或负申报的,不能评为a级。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的规定:

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这种情况在税务管理系统中的记录时间,确认D级的年份,按照《信用管理方法》第二十五条调整以前年度的信用记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发布《纳税信用管理方法(试行)》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第二十条规定:

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本评价年度直接判定为D级,其中第六条是指“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三、如果当期收入和应纳税额却申请零申报,属于偷税漏税,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4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局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方法(试行)》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4号)第十二条规定:

按照这种方法公布的纳税人,除了被评为D级以外,还将:

(1)未缴纳滞纳金的纳税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在出境前未缴纳应纳税款、滞纳金或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局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限制其出境。

(二)税务局将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将依法对当事人采取联合惩戒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