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了解到,很多人不太了解股权转让纳税的事,有的人以为转让后办完手续就完事了,别忘了纳税呢!之前我们就说了一些股权转让纳税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说关于股权转让的五大税收陷阱!

一、股权转让阴阳合同中的“避税”条款无效

《股权转让协议》中关于转让方不须就股权转让价款向受让方提供任何形式的发票,但需出具收据或收条的约定,属《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应为无效条款,但该条款无效不影响涉案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

《股权转让协议》的其他条款及《补充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

二、企业股东转让股权并完成工商变更,即使没有收到股权转让款也要缴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的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三、个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也要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股权转让过程中取得违约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第866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股权成功转让后,转让方个人因受让方个人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属于因财产转让而产生的收入。

作者特别提示:转让方个人取得的该违约金应并入财产转让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得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四、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属于股权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

《关于个人以股权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11]89号文件)国税总局对江苏省地税局的批复,确认苏宁环球公司的自然人股东以其持有的浦东建设公司股权参与苏宁环球定向增发的行为,属于股权转让行为,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

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得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五、以非货币出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时涉及二次纳税义务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41号,以下简称41号文件)规定,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属于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同时发生。

对个人转让非货币性资产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一次纳税义务产生。

对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形成的股权转让所得,仍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依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二次纳税义务产生。

以上就是这次所归纳的股权转让五大税收陷阱,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陷阱,这个我们就留到下次说!了解更多财税服务、税费减免政策,可咨询创业印章官网客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