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我国恢复商标注册制度之初,云南省的商标注册数量仅为343件,经过"十五""十一五"十年的努力,云南省商标工作先后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个"零的突破".
从1979年恢复商标注册以来,截至2005年底,云南省商标申请数累计近4万件,核准注册约2.5万件."十五"期间,云南省的商标申请数每年都在2000件以上,5年累计近2万件,核准注册超过1万件,均占1979年以来累计商标申请数和核准数的一半;截至2005年底,有效注册商标数约2.1万件,仅"十五"期间,云南省的注册商标数量就超过了1万件,占了云南省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数的一半以上.
截至2005年底,云南省的商标事业仍处于全国的下游,全省有效注册商标约2.1万件,不到全国总量的1%,西部地区的11%;云南省的驰名商标4件("红塔山""云烟""云南白药""红河"),而东部的浙江省有驰名商标45件,中部的河南省有13件,西部的重庆市有1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省有20件,河南省有7件,作为传统农业省份的云南仅有4件("文山三七""宣威火腿""普洱茶""呈贡宝珠梨");著名商标,四川省有504件,云南省有317件.云南省从2003年开始评审著名商标,至2005年已三届,共计评出317件,占全省有效注册商标的1.5%.
从以上可看出,云南省拥有的有效注册商标数、驰名商标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数、著名商标数与外省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2005年底上海的情况相比,上海已拥有50项中国名牌、422项上海名牌、40件中国驰名商标和318件上海著名商标,还有8项列入了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上海有效注册的商标已经达到8.7万件.可见,云南省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可非一般.
200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由37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云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度工作小组,并于2007年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和相关战略制定工作,云南省工商局负责《云南商标战略研究》.2007年5月,云南省《"十一五"知识产权规划》提出:制定和实施1个战略———云南省知识产权战略.按照云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拟定云南商标战略研究等12个研究专题.云南省工商局负责《云南商标战略研究》,按照阶段性目标和措施,及时组织战略的推进实施,促进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其中,《商标战略研究报告》关于我国商标事业取得的成就、国外商标制度的变革和发展方向、我国商标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商标战略的总体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以及实施商标战略的主要措施等贯彻实施,推动了云南省商标战略的提出和推动实施.
2008年7月1日,云南省政府召开了"云南省推进商标战略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同志,对推进云南商标战略做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2008年8月29日,省政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商标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成为云南省商标战略的规范性文件.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标战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2年,力争全省有效注册商标总数达到5万件、云南著名商标1000件、中国驰名商标40件,驰名商标总数位居西部省区前列的战略目标.
2009年是云南省全面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第二年,至2010年,商标战略获得显著成效.
2008—2010年底,云南省有效注册商标总数已经达到4.1万件,中国驰名商标20件,云南省著名商标95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件.这为云南省进一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十二五"规划确定商标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基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