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多而杂,看似名字相近,却因为用词不同,处处有千里之差。每天与会计科目打交道的财务人员,需要明确识别,明白如何应用这些看似相同,实则不同的会计科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的方法。

01.销售关系断“收”、“付”

对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首先我们学会判断“收款”和“付款”的应用。

收款可以理解为收钱,自然是卖家向买家收取;付款,另企服快车面,是买方支付给卖方的形式。是用“收”还是“付”,主要是通过判断自己和交易对象的关系来决定的。如果你是卖家,你在和买家交易,那就是“收到”;如果你,作为一个买家,和卖家交易,就是“付钱”的意思。

要想正确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光判断“收”和“付”是不够的,还要判断“应”和“预”。

02.交易方法决“应”、“预”

在我们可以判断何时使用“收”和“付”之后,我们继续判断“应”和“预”。

1.“应该”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服务等应向采购单位收取的金额。在正常的业务流程中。

应付账款:用于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而应支付的金额的会计科目。

2."前期"

预付款:企业预先从购货方收到的购货定金或部分货款。

预付账款:企业根据采购合同的规定,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预先支付给供应商。

简单来说,应收账款是企业应该收回的钱,应付账款是企业应该支付的钱。预付款是预先收到的钱,预付款是预先支付的钱,比如定金。

判断会计科目是“应”还是“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交易的商品或劳务是否已经到达买方。无论是自有企业还是合作企业,只要买方取得了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就用“应当”;如果买方没有得到交易的商品或服务,使用“预付款”。

03.综合判断如何应用这四项科目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用更通俗的方式来解释一下这四科的应用。

1.应收账款:我们是卖方,货物已经交付给买方,但是钱还没有收回。

2.预收账款:我们是卖家,货还没送到买家手里,钱已经追回来了。

3.应付账款:我们是买家,货已经发了,钱还没付。

4.预付货款:我们是买家,货还没送到,钱已经付了。

会计科目虽然很多,但判断科目用途的方法也很多。只要方法用得好,掌握规律就不难分辨其中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