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第一节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一 个组织的管理者,若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其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的、透明的方式,对其组织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建立、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以使组织获得成功。
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如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财务管理等。
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而且是组织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多年来,基于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 研究,在质量管理领域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想,但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对这些原则和思想有不同的表述,如戴明提出质量信条十四点,朱兰关 于质量策划,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质量三部曲等观点,这些学者和专家的理念和思想已在质量界传播并用于指导实践。
为奠定ISO9000族标准的理 论基础,使之更有效地指导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使全世界普遍接受ISO9000族标准,ISO/TC176从1995年开始成立了一个工作组,根据ISO9000族标准实践经验及理论分析,吸纳了国际上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用了约两年的时间,整理并编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其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系统建立质量管理理念,真正理解ISO9000族标准的内涵,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ISO/TC176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系统地应用于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使得ISO9000族标准的内涵更加丰富,从而可以更有力地支持质量管理活动。
这一成果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赞同。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的总结,尤其是ISO9000族标准实施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总结。
ISO/TC176用高度概括 同时又易于理解的语言,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了清晰的表述。
它是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组织,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质上也是组织管理的普遍原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管理经验日渐丰富,管理科学理论不断演变发展的结果。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充分 体现了管理科学的原则和思想,因此使用这八项原则还可以对组织的其它管理活动,如环境管理,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成本管理等提供帮助和借鉴,真正促进组织建立一个改进其全面业绩的管理体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它也为从事质量工作的审核员,指导组织建立管理体系的咨询人员和组织内所有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学习、理解、掌握ISO9000族标准提供了帮助。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分别是: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对于工厂来说,能直接将产业链全部做完的企业几乎没有,因此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说在没有供应商的支持下完成产品制造!
那么企业该如何定位与供应商的关系呢?
如果企业把供应商看作对手或者说是跟班,总觉得供应商赚了你多少钱,从不给供应商好脸色看,实际上,供应商提供他们的产品及服务来换取他们所需的货币,如果希望供应商不赚钱帮你供应商品,那是不可能的,供应商与企业合作的前提是赚钱!
作为企业也是一样,生产商品与客户交换货币。
双方之前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只不过客户可以选择与任何企业进行合作,那么,我们可能就要去想如何才能争取到客户呢,无形中,将供应商放在了劣势的位置。
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同质化非常严重,,同样的商品可以找到几百家供应商来合作,那么这几百家企业只能去相互竞争了,最后可能大家都赚不到钱。
当然,这样对市场而言是有好处的,最终受益的是谁?消费者吗?我想也不是,消费者是享受到了便宜的商品,但是往往也是低质的商品,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是不会打价格战的。
可能上面的内容有点偏题了,我主要是想说明一点,作为企业,要把自己放到与客户平等的位置,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你的商品无可取代。
这就需要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
那么作为企业又该如何去管理供应商呢?我的看法是与供应商一起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将企业的思路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并与供应商一起解决行业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与供应商的共同进步!
比如说像苹果与三星的关系,他们即是生意上的伙伴(三星帮苹果公司加工芯片,高清显示屏),又是在市场上可以相互激励的竞争对手。
只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创新的企业才会喜欢竞争,越是碰到强大的对手,越能够给彼此更大的动力去创新!
那么在进行ISO9001认证时有没有要求企业进行创新呢?在文字方面确实没有这些明确要求,但是作为持续改进的企业,必定会将创新作为他们持之以恒的企业文件去坚持!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