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多少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8年8月21日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新标准ISO50001:2018。
那么能源管理体系新标准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1、符合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通用要求,包括高阶架构、相同的核心内容,以及共同的术语和定义,以确保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度兼容。
2、更好地与战略管理过程整合;语言和结构的澄清;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作用;第3部分中的术语和定义已被更新,并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排列;引入新的定义,包括“能源绩效改进”。
3、澄清了能源种类的排除。
组织在其范围和边界内不应排除能源种类。
4、澄清了能源评审。
5、介绍了能源绩效参数[EnPI(s)]和相关能源基准[EnB(s)]的归一化。
当有数据显示相关变量显著影响能源绩效时,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和相应的能源基准进行归一化,归一化的目的是实现可比较。
考虑相关变量的变化对能源绩效参数值进行的归一化,可以为能源绩效提供更准确的指示。
6、增加能源数据收集策划和相关要求的具体内容(前版的能源测量计划)。
组织应确保对其运行中的影响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识别、测量、监视和分析(见9.1)。
组织应制定和实施能源数据收集计划,且计划应与组织的规模、复杂程度、资源及监视和测量设备相适应。
计划应明确监视关键特性必需的数据,且应阐述以何种方式、何种频次对数据进行收集和保留。
所收集数据包括: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与主要能源使用和组织相关的能源消耗;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运行准则;适用时,静态因素;实施方案中特定的数据。
能源数据收集计划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评审,并在适宜时更新。
组织应确保用于测量关键特性的设备所提供的数据是准确、可重现的。
组织应保留测量、监视和其他建立准确度和可重复性的方法的成文信息(见7.5)。
7、澄清了能源绩效参数[EnPI(s)]和相关能源基准[EnB(s)]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8、更加强调最高管理者作用:确保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确保批准并实施管理方案;促进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体系;指导并支持员工对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能源绩效改进做出贡献;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确保建立并实施过程,以便识别并处理那些在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内对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影响的变化。
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好处
1、建立系统的节能管理模式、具备持续节能的能力,通过实施和建立一套完善的循环管理系统来进行能源的管理,形成有效、文件化的能源管理系统。
2、通过例行的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效对标、内部审核、组织能耗计量与测试、组织能量平衡统计、管理评审、自我评价、节能技改、节能考核等措施全面通过体系来控制能源使用。
不断改进有效性,提出整改方针和进行实行,达到预期的能源消耗和使用。
3、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同时推行绿色制造的理念,帮助企业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加强行业竞争优势。
4、响应号召,满足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验收要求。
我国部分地区对于能源排放有相应的要求,实行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能够达到国家的要求,减少排放。
并且可以获得政策相关的资金奖励、节能补贴。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清单(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体系运行时间超过6个月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适用时);
3、生产许可证和其他行政许可证明复印件、资质证明等复印件(适用时);
4、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清单;
5、能源体系专用资料:
1)年综合能耗(tce);
2)体系覆盖的有效人员数量;
3)是否属于国家/地区的重点的用能单位;
4)是否存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工艺;
5)能源种类个数;
6)主要能源使用个数;
7)能耗限额标准;
8)用能设备类别数;
9)认证范围内各种产品的预计年产量(单位:万吨);
10)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及边界。
6、其他相关申请资料等。
公司持有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在绿色建材评价标识、招投标、对外宣传等方面多了一张靓丽的名片,同时也树立了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本公司专业办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流程快,权威证书认监委网站可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