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况下,在年末,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结果,企业应遵循坏账政策。

不同账龄对应的坏账计提比例,坏账计提,假设应收账款33,354A公司100万,期末账龄小于1年,计提比例为5%;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

贷:坏账准备33,354应收账款50,0002.假设第二年年底前,发现A公司破产,应收账款无法全部收回。然后你需要核销应收账款;

2.1.假设预计全额不能收回,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95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95

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100

贷:

100应收账款。

2.2.假设预计收回10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85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85

借:坏账准备——应收账款90

贷:应收账款90

记住,这里包含的所有补充项目都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3.假设第三年,甲公司破产清算后实际偿还公司15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3.1.去年应收账款全部核销后,

借:应收账款15

贷款:坏账准备15

借:银行存款15

贷:应收账款15

以上两张凭证完成后,实际上还有15万的“33,35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期末,企业将根据应收账款总余额进行账龄分析,按比例计提总坏账准备。因为甲公司在第三年末的期末余额为零。相当于,甲公司在该应收账款的期末作了如下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款:坏账准备-153.2.以前年度核销90万元时,本次会计处理如下:

借方:应收账款5

贷款:坏账准备5

借:银行存款15

贷:应收账款15

同样,期末也会根据应收账款总余额和账龄分析结果计提坏账金额。相当于A公司,期末做了一个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15

贷款:坏账准备-15

很多网上搜索坏账损失核销的会计处理都忽略了这个凭证,导致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