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XXXX年毕业于XXXXX大学液压传动与控制专业,经过10余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积累,从一个理工科青涩的毛头小子,到工厂底层技术员,再到目前成为公司研发部门骨干,先后完成了多种电液伺服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在工作期间,获得公司颁发的“特殊贡献奖”、“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现将个人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术方面工作:
1、某型伺服控制系统:
在某型伺服阀控制系统研制期间,在公司相关同事齐心合力和坚持不懈地努力下,按主机单位时间节点要求完成了产品的样机(相比主机单位体制内企业早半年完成),为公司开拓该市场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本人主要负责伺服阀作动器的研制,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包括新型电液流量伺服阀、高精度LVDT和异形作动器等。
在产品研制过程中,我完成了国外样机的测试、分解测绘及出图、产品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路线编制、产品试验大纲编制等相关工作。
电液伺服阀是集电、磁、机、液复合产品,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广泛应用于军工、冶金、电力等行业。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新型电液流量伺服阀属于国内尚未涉足的领域,尽管国外该产品已广泛使用但出于保密要求,相关资料较少,其研制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另外,我公司也刚涉及该领域,尚不具备必要的加工条件,也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和相关工艺人员。
在此条件下,为保证该项目的研制进度,公司购买两套全新样机进行仿制。
在电液伺服阀分析测绘过程中,我一边对传统的双喷嘴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原理抓紧学习,一边对公司内在维修的伺服阀进行深入分解,观察和分析其结构,使我对伺服阀结构的细微之处有了比较具体、客观的认识。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由于公司之前的伺服阀维修业务相对简单,并不具备完整的加工、测量手段,不能满足当前型号的仿制。
因此,我根据所测绘伺服阀的结构,设计相应的工装,购买了相关设备。
在伺服阀弹性元件刚度测量时,通过了解国内有相关单位已研制成功的弹性元件测试仪,我重新设计了专用夹具,将购买的高精度位移数显传感器和力传感器固定在夹具上,通过对弹簧元件逐点加载力,测出并记录下弹性元件在不同力值下的位移。
再结合数学统计法,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筛选出有效值,导入Excel软件,绘制出“力—位移”曲线。
通过我设计的简易刚度台,完成了样机弹性零件的测量和首台样品加工,经验证,该平台准确性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减少了企业前期研发投入资金,缩短了测绘时间。
在产品零件加工期间,部分零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对加工设备、工艺路线及加工方式均有较高的要求。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为保证尺寸精度和合格率,我提出将部分加工中心的钻铰孔等工序调整为精密电火花和精密慢走丝加工,并对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协助工人师傅解决出现和问题,避免了薄壁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严重形变,也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节点,并为后续装调和试验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2、高温气动压力伺服阀:
为某型发动机进气附件研制高温气动压力伺服阀。
该产品研制前期,我对气动伺服阀的工作环境进行了相关的调研。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由于该产品工作在300℃高温气流下,尽管工作压力不高,但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般来说,材料在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由于伺服阀的控制精度高,力矩马达的工作气隙仅为0.4mm左右,如何避免零件变形而造成的工作点漂移成为必须跨越的一道坎。
因此,结合液压伺服阀“双液桥”结构,结构设计时将衔铁两端形成4个工作气隙。
在温度变化时,4个气隙尺寸同时发生变化,变化量也能保持一致,同时由于采用了双桥结构,减了磁钢的体积,并对磁钢充磁量进行了调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温度对磁性能的影响。
在主阀结构设计上,采用拨叉式结构,在较小的运动行程下,增大了气路节流窗口的面积,保证气体流量满足要求。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此外,主阀部分也存在高温下零件变形问题,经查阅资料和试验,拨叉和阀芯材料一致,在保证耐磨的同时,其变形量也能保持一致,不会在高温下出现阀芯卡死现象,同时也能保证拨叉的耐磨性,保证了产品工作寿命。
由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会大量吸入外界空气,若空气中有较多漂浮物或大颗粒污染物进入伺服阀,将会造成伺服阀拨叉运动卡滞,进而引起伺服阀控制力变化,导致气动活门工作失灵,最终将可能使发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停车现象。
为此在伺服阀设计时,我在伺服阀进口和输出口都设计了过滤组件,有效避免了污染物进入伺服阀的问题,受到了用户的称赞。
实践证明,产品定检时发现其过滤组件中的污染物较多,但产品工作还是正常的,说明过滤组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产品在进行高温长时工作试验时,输出压力曲线出现异常,滞环变大。
恢复到常温后,输出压力曲线又恢复正常,滞环合格。
再升高温度,故障复现,基本定性为产品在高温工作下零件尺寸或结构变化超出允差,导致性能超差。
由于故障发生在高温阶段,且此时有气压较高,对人员存在烫伤危险,现场无法分解检查,只能在常温下分解检查。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为此,针对该故障,列出了相应的故障树,逐一进行检查、分析和验证。
经过近一周的分析和试验,故障定位于线圈组件在高温下变软,在导磁体装配过盈压力的作用下,与衔铁产生轻微干涉,使得衔铁运动受限,最终导致压力曲线滞环变大。
通过改进线圈组件骨架结构,增强其强度,并减少过盈压力,高温下的变形显著减小,保证伺服阀在高温条件下的工作可靠性。
3、某型射流伺服阀研制:
在某型射流阀研制过程中,由于主机提出必须采用射流型伺服阀,且安装尺寸和外形尺寸已明确,不能改变。
此外,由于该系统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较高,还要考虑结构强度和温度变化带来的变形等。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由于项目实施周期较短,传统的研制过程是先加工样机,再进行设计优化的思路并不适用。
为保证项目按时顺利完成,经我提议,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学院联合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建模和仿真等手段进行伺服阀工况模拟,计算在压力和温度双耦合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通过优化设计,满足性能要求。
由于仿真工作取决于数学和物理模型的选择是否恰当合理,并不需要加工实物,除计算时间耗时较多外,其便捷的可修改性和分析结果的可视化特点突出,降低了研制费用的同时,有效缩短了该项目研制时间。
在零件加工期间,优化生产流程,优先加工关键件,并对关键件者预测试,验证与仿真结果的相符性,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完善尺寸结构。
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手段,探索产品设计新思路、新方法,在面对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在确保方案合理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把控工作质量,为今年公司开展类似项目提供了技术经验。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作为一位产品设计工程师,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自己的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面对多物理场耦合或极端工作环境下的产品结构、尺寸精度及结构强度的知识还比较少,相关的设计方法和验证还停留在通过样机验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增多,各种项目会接踵而来,必须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产品设计,使自己成为公司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以上是我参加工作后所从事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的总结。
10余年产品设计工作使我认识到产品设计是一项要求严谨的工作,对设计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均有较高的要求。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材不当,或者结构强度考虑不足,很有可能给整个项目带来重大损失。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虚心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自己成为一个的工程技术人才,为企业创造应有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
了解更多“开机电工程职称个人工作总结”,请关注开职称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职称评审资讯提前知晓!开职称网是开职称申报评审权威网站,发布2024年职称政策、职称工种、申报条件、评审流程、评定样本、证书真伪鉴定、申报材料、评审问题、代评指导等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