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查询某些公司经营情况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的企业是清算的状态,那么企业状态是清算是什么意思?接下来将由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介绍关于企业状态是清算是什么意思其相关方面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企业状态是清算是什么意思

经营状态清算是指按章程规定解散以及由于破产、被吊销等其他原因宣布终止经营后,对企业的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收取债权,清偿债务和分配剩余财产的经济活动。 经营状态一般分为八种:

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

二、公司清算怎么对员工进行赔偿

公司清算对员工进行赔偿的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企服快车财税提醒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标准。

三、清算费用包括哪些

《公司法》仅仅规定了清算费用应从公司清算财产中优先拨付,并未规定清算费用的认定标准,也没列举清算费用的范围。《企业破产法》第4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费用,为破产费用:

(1)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

(2)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

(3)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也曾在第23条规定:“下列清算费用从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

(1)管理、变卖和分配企业清算财产所需的费用;

(2)公告、诉讼、仲裁费用;

(3)在清算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

《公司法》第187条第2款所规定的“清算费用”时作参照之用。因为清算费用的优先偿付性,清算费用的支出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所以必须对清算费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实施以来,作为公司清算(指普通而非破产类)的案件诉讼费收取标准上产生分歧。一般认为,此类案件应以财产性案件交纳案件受理费较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