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呈现下跌趋势,一度逼近7.30的关口,最高报价达到7.2996,日内跌超200点,同样刷新了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最低纪录。
12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设定为7.1996,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贬值了131个基点。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持续保持强劲态势,在前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后,继续攀升,导致非美货币连续两天出现下跌。
分析人士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欧元汇率受重挫推高美元指数,同时日元走弱,连带人民币也受到影响。
二是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低,导致中美利差扩大,吸引境外部分量化基金加大离岸人民币空头持仓,拖累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下跌。
三是金融市场提前炒作特朗普可能的“关税政策”,导致非美货币承压下跌。
业内专家强调,尽管关税风险持续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导致短期内大幅波动,但这种波动并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随着11月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的发布,美元指数可能会再次调整,届时人民币也有望重新升值。
南华期货研报分析,在基准情况下,美元指数的持续性强势行情大概率还未到,但短期顶部或将出现,需留意美国非常规操作引发的市场波动。
相应地,对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若无国内系统性风险,其趋势性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
展望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中金研报预计,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或在7.20~7.30区间震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珊珊表示,今年以来,与美元以外的主要国际货币比较,人民币总体体现出了低波动率的避险特征,体现了更好的货币韧性。从内外部因素综合看,2025年人民币汇率有望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