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对于十多年悬而未决的民营银行问题,政府终于在7月5日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文件中进行了确认,政府关于民营银行纠结了多年之后,终于迈开了关键性的一步。
无论如何,这样的决策在坚如磐石的国有金融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业体制打开了一个缺口,这必将对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甚至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怎样评估这次民营银行的放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都不为过。
竞争性、公平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性,那就意味着诸多的生产要素要在市场中自由流动,除非在市场失灵的地方,需要政府干预以外,市场的绝大部分领域是需要由市场在充分竞争中,发现价格信号,然后决定资源和要素的分配,这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功的法宝。
然而,尽管我国经济中大多数领域都实现了市场配置资源,行政力量退出,但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尤其金融领域领域却由政府的权力牢牢的控制着,从来就没有一丝松手。
金融市场是配置资金的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供血系统,如果市场中其他领域都是由市场自由配置,而血液资金却是由政府控制,则这个市场就是一个伪市场,将会因为发展的失衡或者供血不协调而产生重大问题。
中国的金融市场以商业银行为主要部分,而商业银行中以五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商业银行的绝大多数资产,其他的股份制银行尽管是股份化,但是其大股东仍然是国有大型企业,城市商业银行虽有部分民营股东,但是占比很小,话语权聊胜于无,成了地方政府的出纳。
发展时间不久的证券行业,起初目的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脱困服务,因此就成了一个圈钱的场所,让中国股市长期持续性的功能失调,投资者亏损严重,投机风气浓厚,尤其是政府控制一级市场的发审和股票供给,资本市场本应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供给却完全由政府控制,这个市场不成为赌场才奇怪。
国有金融其实就是政府办金融,资金的配置不是根据市场原则,资金没有按照价格信号被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去,而是按照政府意志被配置到国有大型企业,政府的投资计划,尤其是四万亿刺激政策出台以后,商业银行把大量资金配置到政府所要求的大量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大型市政建设、超豪华市政大楼等等,这些项目要么盈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么作为公益项目,根本不产生现金流,要么干脆就是奢侈性消费、炫富性消费、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等,资金在政府的意志下,出现大量的期限错配、行业错配等,商业银行应该具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政府的意志主导下的资金配置导致了目前面临的金融风险:
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和影子银行的风险。国有金融根本性的问题是银行管理者责权利不匹配,银行高管利益诉求是政治诉求,是升官,是讨好上级,银行的盈利要求不能与政府的公益目的匹配,又由于银行资产虽然名为国家,实际上没有明确的所有者,因此亏损与否对银行经营者没有激励,风险管理文化必然扭曲。
最典型的要算最近几年由于汇率被压低,热钱涌入,商业银行手里有大把的货币,央行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限制银行放贷,但是商业银行为了赢利,不顾疯狂放贷对宏观经济所形成呢个的巨大危害,“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商业银行急剧扩张,最终使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实体经济利润紧缩,企业在银行的抽贷下,只能选择跑路,银行业暴利带来的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空心化。
金融风险压顶,银行出现钱荒,许多行业资金链断裂,导致目前投资难以为继,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严峻考验,怎么办?继续发行货币,继续放贷,以刺激经济继续增长,还是收缩信贷,去杠杆去产能,让经济进一步软着陆,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显然第一条路是一条绝路,将会导致中国经济突然失速,可能引发金融爆炸性风险,唯一的路是第二条,在收缩货币的同时,以改革现有掣肘经济发展的旧体制,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开一条新路。
那么民营银行的设立就是这条新路。
一提起民营银行,我们总有一种心态,认为与其让私人办银行赚大钱,还不如让国家办银行赚钱,然后分配给私人呢。
其实,这种心态是错误的,民营资本投资民营银行就如同拿资本金投资一个酒吧没有什么区别,他投入资本金,设立银行,拿的是按照其出资比例而得到的利润,银行在操作时要雇佣银行家来经营,民营资本要为这些银行家和其他银行员工薪水,而银行发放贷款是需要对方的信用或者抵押,这是一种信用交换,就是银行拿资金去交换贷款对象的信用和抵押品,而民众对银行的存款也是民众拿自己的存款去交换这家银行的信用,而且银行还要为此付出利息,由于银行的信用不同,其付出的利息就有高低,这些都是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
即使,银行在发放贷款中创造货币的行为,也是以银行的信用和贷款者的抵押用为基础的,不能凭空创造,这就是哈耶克倡导的中央银行也应该由私人设立的主要原理。
而且,如果民营银行经营不善,在金融监管成熟的国家,银行将倒闭关门,首先要赔偿存款者的债券,然后才是股东的出资,大多数银行家被赔得倾家荡产,这和其他商业企业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民营资本的银行更加具有风险控制文化的本质原因。
当然银行业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其庞大的资金流动对实体经济具有强烈的冲击,尤其是流动性出现危机就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甚至经济全局,所以各国对银行业的监管都非常严格,比如最低资本重组率制度、单一客户贷款集中度制度、贷存比制度、杠杆率制度、流动性制度、拨备制度以及充分的信息披露等等,这些制度在刘明康带领的银监会最近多年的探索基本成熟,尤其对单一客户最高贷款比例限额就很成功。
因此民营银行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个工具,看如何用,提起民间资本金融银行,中国的监管层总是会想到世纪之初的德隆,现在看来,这个在金融多个领域都有过尝试的民营资本最终倒下除了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太差之外,监管的无作为甚至放虎为患,都是导致德隆倒台的最重要的原因,民营资本德隆倒台,廉价金融资产悉归国有金融机构囊中,难能可贵的中国民营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探索就这样夭折。
因此,此次民营银行的设立,监管制度和监管框架必须先行。
没有成熟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框架的约束,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在中国当下的金融文化和法制环境下,民营银行的风险控制必然出现问题,再来一次政府接管整顿,国有资本收拾烂摊子,民营金融再次被搁置,那肯定是中国经济的悲哀。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