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网基础设施项目的财务管理中,关键内容是确保投资决策正确,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控制投资成本,提高项目投资效益,真实准确地反映项目形成的固定资金,使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更加顺利。

一、基础设施项目前期财务管理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从规划阶段到正式开工前的所有工作都属于电网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如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可行性研究等。

在项目前期工作阶段,项目审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

在项目审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电力建设项目需要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深入研究可行性,其中需要进行财务评价和财务监督,财务评价主要结合我国一系列政策,计算项目财务效益和成本,分析项目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科学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同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评价,提出投资决策建议。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如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等,以便对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评价。

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客观公正地评价财务预测分析,充分估计项目风险,不人为夸大财务收益,防止建设过程中违反经济规律。

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财务管理

电力基础设施项目实施阶段是指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从开关建设到竣工投产转移的时期。

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发展。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努力工作:

一是项目成本和投资预算管理:为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需要在项目建设阶段实施全过程预算管理,财务部需要与其他业务部门有效沟通,建立横向联系的工作机制。

首先,逐步调整批准的项目设计概算,调整为实施预算,然后分解实施预算,成为年度投资计划。

对于任何单个项目,项目投资控制的总体框架是实施预算。

在实施预算范围内制定年度投资计划和财务计划,尽量不超过实施预算。

将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和财务投资预算、统一金额和详细项目联系起来,按照相关程序调整项目投资计划,适当调整财务投资预算,有效控制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显著降低项目建设成本。

二是招投标和合同签订的财务管理:具体来说,招投标阶段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对参与投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查看财务年报和审计报告,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确保投标公司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履行相关协议,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项目,提高投资效果。

在合同谈判和签订阶段,会计人员需要积极参与,深入了解项目的特点、工期、预算价格和承包方式,认真审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从财务角度提出一些科学建议。